Copyright holder: Tyndale University, 3377 Bayview Ave.,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2M 3S4 Att.: Library Director, J. William Horsey Library Copyright: This Work has been made available by the authority of the copyright owner solely for the purpose of private study and research and may not be copied or reproduced except as permitted by the copyright laws of Canada without the written authority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Copyright license: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itation: Citation for English references: Ou Yingyu 区应毓 … et al. Jidu jiao jiao yu dao lun 基督 教教育导论. Nanjing: Jinling xie he shen xue yuan, 2014. Citation for Chinese references: 区应毓等:《基督教教育导论》,南京:金陵协和神学 院,2014年。 ***** Begin Content ****** TYNDALE UNIVERSITY 3377 Bayview Avenue Toronto, ON M2M 3S4 TEL: 416.226.6620 www.tyndale.ca Note: This Work has been made available by the authority of the copyright owner solely for the purpose of private study and research and may not be copied or reproduced except as permitted by the copyright laws of Canada without the written authority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Citation for English references: Ou Yingyu 区应毓 … et al. Jidu jiao jiao yu dao lun 基督 教教育导论. Nanjing: Jinling xie he shen xue yuan, 2014. Citation for Chinese references: 区应毓等:《基督教教育导论》,南京:金陵协和神学 院,2014年。 [ Citation Page ] 区应毓 方悦 邹永恒 施淑如著 金院协油科学院出版 [ Title Page a ] 基督教教育导论 作 者:区应毓 方悦 邹永恒 施淑如 责任编辑,刘凌维 特约编辑:王芃 封面装帧:文青 校 对:张瑞兵 出版发行:金陵协和神学院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大学城樵歌路100号 邮 编! 211112 发行电话:025-84727204 承印: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 版次:2014年1月第1版第1印刷 規格:160X230 印 對:0—3000册 苏出准印:(2013)字 JSE-OOO5955 定 价:30.00元 [ Title Page Verso b ] 序言(一) 区应毓博土等四位所著的《基督教教育导论》一书,将由我院 出版,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教育是每一个人的大事,也是每一 个家庭、群体乃至国家的大事,探索如何开展更好的教育的工作, 意义重大。 这本书可谓包罗万象,一方面介绍了当代颇为流行的教育理 论和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从基督教的教育入手,探索全人教育的 意义及相应的方法。今天一些人把教育当做是谋生的手段,什么 行业、专业能赚钱就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却忽略了做人的道理及公 民的社会责任。全人教育提醒我们,教育乃是要使人“成人”和“成 材”或成为真正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有专业、有技术、更是有 品格。有社会责任,有属灵的生命,能够荣神益人。 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神学院,出版有关教育学的书,不仅可 以提高自身办学的水平,也可以服务教会,使教会中从事教育工作 的同工、同道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方 法是最好的,但有一种是最不好的,那就是一成不变。我盼望藉着 这本书,让我们有所不同,有所改变! 金陵协和神学院常务副院长 陈逸鲁博士 [ Page i ] 序言(二) 《基督教教育概论》的简体字修订版能够在本院出版,是我们 等待已久的事情。自几年前我在本院开设“基督教教育”课程以 来,一直以这本书(香港证主协会2007年出版的繁体字版)为主要 参考书。新版简体字修订版不仅在编排的次序上有调整,也在部 分章节的内容上有增补,使之更切合教学的需要。作为在基督教 教育领域为数不多的中文参考书,本书为我们了解基督教教育理 念的历史渊源、打开蕴含在其中的丰富宝藏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为什么需要学习基督教教育?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今日的教 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学习如何教导。保罗在《以弗所书》中 说:“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 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 : 11),这五种职分, 都与教导有关,虽然今日的教会,已经没有早期教会的使徒和先 知,但是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这三种职分依然存在。今天,中国 的教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各种类型的教导事工风潮涌动, 都在迫切地呼吁根植于圣经和传统、同时又契合教育学原理的教 导。在教会急需的各类人才中,尤以有教导恩赐的人才为甚。 在今日教会成长的背景下,基督教教育不再是神学教育、研究 者和主日学老师的专利。在教会教导的每一个层面,无论是教会 的慕道班、初信栽培、进深提高、门徒训练、小组带领、查经团契,还 是在神学院、圣经学校以及各类培训场所,无论是在实体教室,还 是在网络空间,教会教导的功能正在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大环境来看,近20年来,普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正处于一 个范式转换、教育话语转型的时期,人们也在不断地反思现有的教育 模式,需要超越短视的、应急式的思维,寻求前瞻的、全局的眼光。 在这个意义上,本书为我们提供了 一个全方位的观察、反思和 [ Page ] 1 学习的空间,透过回溯基督教教育的历史渊源,让读者从东西方深 厚的教育传统资源中汲取活水源泉;透过对现当代基督教教育重 要思想的梳理,清晰地展现出那些被急功近利的时代忽略的宝贵 理念。除此之外,本书的特色还在于: 一是客观描述和评价古今中外有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作者为 繁复的思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加之明白晓畅的语言,适合作为 教科书使用。在对各种教育理念条分缕析之外,作者还分别做出 优点和缺点的总结评价,这是通常的教科书所缺乏的。或许我们 还不太习惯接受有缺点的资源,要么照单全收,要么非此即彼。但 是,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鉴别并善用资源的方法,所谓博学之 外,还要慎思明辨,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涵盖了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视野,甚至将特殊教育和后 现代教育理念也纳入探索的范围。特殊教育,曾为教会在中国的 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贡献。来自英国圣公会的傅兰雅(John Fry- er)博士于1912年在上海创办上海盲童学校,并著有《教育瞽人理 论法》(Method of Teacher the Blind),开中国特殊教育的先河。本 书介绍了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并就9类有特殊需要 的儿童提供了在教学上可资参考的方法。 三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作者团队的合作模式。几位作者均为 基督教教育领域资深学者、教授和牧者,既熟悉基督教教育的前沿 研究动态,又有丰富的教学和写作经验。如本书主要作者之一的 区应毓博士,在系统神学、圣经研究与翻译、基督教教育等诸领域 均有深厚的造诣。阅读本书,能够感觉到字里行间浸润着这个写 作团队的情感与生命的投入。 期待本书简体字修订版的出版,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视窗,让 我们看见庭院深深曲径通幽的丰富,看见隐藏在各种理念、方法背 后的思想脉络,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本书适合每一位关心基督 教教育和教会成长的牧者、教师、神学生、义工、专家以及平信徒阅 读,愿本书中呈现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位研读者都能够获得进益和 激励;愿主使用这本书,使之成为中国教会教育事工的祝福。 王芃 [ Page ] 2 自序 基督教教育与教会大使命息息相关,耶稣基督说「所以,你们 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 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 了。”(太28 : 19-20)教会要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就要教训信徒遵守 主所吩咐的话。 《基督教教育导论》就是为此而作,全书分成五章以整“全”的 观念来探讨基督教教会:全备、全人、全面、全盘、全体。第一章以 “全备基督教教育理念”作为基础,建立全方位的基督教教育理念。 基督教教育观必须建立在巩固的圣经神学基础上,亦需要与近代 教学法与人性发展学的成果结合,让信徒的道德与灵性都有均衡 的成长。一个全备的基督教教育就能建构一个“全人基督教教育 体系”;故此,第二章尝试以此为中心去探讨全人的基督教教育体 系。这是关乎门徒训练、生命更新、儿童教育、家庭教育、教会职事 等范畴,不同的近代儿童教育理念都在此章内讨论。 前面两章是关乎理念和理论的探索,第三章则着重实际的教 学法和教学目标,教师的个人成长亦在“全面基督教教育”的范围 内讨论。全面的基督教教育必须涵蕴中国、海外华人教会及西方 的基督教教育,基督教教育亦包含人性发展学的智力、心理、群体、 道德及信心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基督教教育,特殊教育同样是不 可忽略的;故此,这一章亦讨论特殊教育的有关课题:学习、注意 力、情绪、自闭、弱智、视力、听力、语言等障碍的问题。 第四章“全盘基督教教育取向”承接上面三章所描述有关基督 教教育的理念、体系和方法,作为一个总结性的讨论。这是关乎方 向性的课题,信仰如何与生活产生相适应和整合?个人与群体教 育之间的关系如何?灵性教育又如何开展?生命改变的教学法应 [ Page ] 1 当是怎样的呢?基督教教育的三一神论又是怎样呢?神的话语、 神的子民、神的圣灵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如何呢?这些问题都是本 章所讨论的重点。 第五章展示中西古今的教育理念,此章具有参考价值。当基 督教的教育理念与古希腊、罗马、犹太、及中国的教育理念对照时, 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明了基督教教育观的特征。本章最后将教育观 推进现今后现代社会的处境,际此后现代思潮的冲激下,教会应如 何回应呢?故此,本章定名为“全体中西古今教育理念”,让读者以 立体感受去体验不同的教育理念与基督教的差异,并且可以求同 存异地融会贯通各文化体系的优良传统。 全书四位作者各有专长,施淑如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哲学博土, 主修特殊教育,现任美国尼加拉大学教授,她以其专业教育家的身份 提供儿童教育、人性发展学、特殊教育等材料。区方悦为美国达拉斯 神学院硕土,主修儿童基督教教育,曾任立基中心主任,她提供儿童 教育和人性发展学部分材料。区应毓是美国达拉斯神学院暂学/神 学博土,现任国际教育计划组织主任、加拿大华人神学院•天道学院 院长及多伦多城北华人基督教教会顾问牧师,他着重教育理念发展 史和基督教教育等部分资料。邹永恒为美国南方浸信会神学院教 育/哲学博土,曾任美国纽约神学院及汉语网络学院教授,主要负责 基督教教育部分。四位作者紧密连贯,共同创作撰写而成,内容构成 一个有生命的整合体,去探讨教育方方面面的课题。 此书的出版得到金陵协和神学院的院长高峰院长、陈逸鲁常 务副院长、王范牧师的鼎力相助;更得到出版部的刘凌维老师及同 工们全力以赴,用上了许多精力,细心编辑和校对,让此书能达到 高标准的教科书要求。也感谢林维达老师及冯淑仙老师的支持, 在此鸣谢。但愿此书能成为中国教会的祝福,让信徒的灵命成长 能够建立在巩固的基础上。正如保罗的祷告:“求他按着他丰盛的 荣耀,借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使基督因你们的 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 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 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 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3 : 16-20) [ Page ] 2 目录 第一章 全备基督教教育理念/ 1 第一节全备基督教教育理念的神学基础/ 3 一、基督教教育源于神的本体属性/ 3 二、基督教教育是基于主耶稣的命令/ 4 三、基督教教育是基于家庭与教会的联手合作/ 5 第二节全备基督教教育的哲学基础/ 6 一、上帝采取主动向人启示和沟通/ 6 二、上帝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6 三、上帝是知识和智慧的源头/ 7 四、上帝能于人内心作彻底改变的工作/ 7 五、上帝是无限的,而人却是有限的/ 8 第三节全备基督教教育的全方位基础/ 10 一、上帝为中心的形而上学/ 10 二、圣经为本体的认识学/ 12 三、基督为目标之目的论/ 13 四、圣灵为导师的教学观/ 14 五、互动为教学的方法论/ 14 六、爱心为动力的管教法/ 15 七、成长为历程的发展学/ 15 八、全人为宗旨的整合观/ 16 九、全方位基督教教育的宗旨/ 17 十、全方位基督教教育的架构/ 18 十一、全方位基督教教育理念的评论/ 19 [ Page ] 1 第四节全备基督教教育的道德基础/ 21 一、人文主义之价值观/ 21 二、基督教的道德标准 / 25 三、基督教价值观/ 26 第二章全人基督教教育体系/ 51 第一节全人基督教教育的整体系统/ 53 一、从圣经启示看全人教育/ 53 二、从门徒训练看全人教育/ 54 三、从生命更新看全人教育/ 55 四、从教会职事看全人教育/ 56 第二节全人基督教教育的方向/ 56 一、重视释经式讲道/ 56 二、看重研经训练 / 57 三、正视门徒塑造/ 57 四、重建家庭祭坛/ 57 五、恢复团契功能/ 57 第三节全人基督教教育的互动关系 / 58 一、全人互动基督教教育的要义/ 58 二、全人互动教育理念与其他基督教教育理念之对比 / 63 第四节全人互动教育理念的评论/ 65 一、全人互动教育理念之优点/ 65 二、全人互动教育理念之缺点/ 66 第五节全人儿童教育理念的探索/ 66 一、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67 二、儿童为主动的教育理念/ 74 三、儿童为全人的教育理念/ 81 四、游戏为教学的教育理念/ 89 五、发现教学法的教育理念/ 96 六、实验学校的教育理念/ 107 七、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 114 [ Page ] 2 第三章全面基督教教育方法/ 119 第一节全面基督教教育的教学方法/ 121 一、活用教学心理原则 / 121 二、选用合宜的教学法/ 122 三、使用五大教学目标/ 123 第二节全面基督教教育的教师成长/ 124 一、在进入真理中达至个人成长/ 126 二、在教学过程中达至个人成长/ 134 第三节全面基督教教育的教导职事/ 140 一、以德服人/ 140 二、仁者爱人/ 141 三、言行一致 / 141 四、引人入胜/ 141 五、引经据典/ 142 六、学以致用 / 142 七、学而思之/ 142 八、有教无类/ 143 九、激励自发/ 143 十、以身作则/ 143 十一、灵活教学/ 144 第四节全面基督教教育的中国发展/ 145 一、主日学与中国教会基督教教育事工发展/ 145 二、团契与海外华人教会基督教教育发展/ 149 三、21世纪的中国教会基督教教育发展——全人教育 / 151 第五节全面基督教教育的人性发展学/ 155 一、智力发展学的教育理念/ 158 二、心理发展学的教育理念/ 171 三、群体发展学的教育理念/ 178 四、道德发展学的教育理念/ 187 五、信心发展学的教育理念/ 202 [ Page ] 3 第六节全面特殊教育的教育理念/ 211 一、特殊教育的发展渊源/ 211 二、特殊教育的分类研究/ 215 第四章全盘基督教教育取向/ 229 第一节全盘基督教教育的信仰教导取向/ 232 一、基于圣经真理/ 232 二、理想的教学环境/ 232 三、适合的教学方法/ 232 四、信仰与生活的整合/ 232 第二节全盘基督教教育的信仰群体取向/ 233 —、服侍之手/ 234 二、反思之脑/ 234 三、联合之心 / 234 第三节全盘基督教教育的灵命建立取向/ 234 —、安静/ 235 二、聆听/ 235 三、安息 / 235 第四节全盘基督教教育的社会转化取向/ 236 一、在父神的眼目中成长 / 236 二、在基督的品德中成长/ 236 三、在圣灵的工作中成长/ 236 第五节全盘基督教教育的教学法/ 237 一、改变生命的教学法之要义/ 238 二、改变生命的教学法之典范/ 243 三、生命改变的教学法之评论 / 245 第六节全盘基督教教育三一理念/ 246 一、建基于三一神的基督教教育理念要素/ 248 二、建基于三一神的基督教教育理念之评论/ 252 三、话语为主、学生为重、圣灵为师的基督教教育理念 / 252 [ Page ] 4 第五章全体中西古今教育理念/ 259 第一节希腊的教育理念/ 261 一、斯巴达的教育理念/ 262 二、雅典的教育理念/ 265 第二节罗马的教育理念/ 275 一、罗马教育理念的目标 / 276 二、罗马教育理念的制度/ 277 三、罗马教育理念的典范/ 279 四、罗马教育理念的评论/ 281 第三节犹太教的教育理念/ 282 一、犹太教育理念的目标 / 283 二、犹太教育理念的制度/ 284 三、犹太教育理念的典范/ 286 四、犹太教育理念的评论/ 287 第四节 中国的教育理念/ 290 一、中国教育理念的特征/ 290 二、中国教育理念的发展/ 292 三、中国教育理念的典范/ 297 四、中国教育理念的评论/ 301 第五节后现代教育理念的探索/ 303 一、后现代的历史沿革与特征/ 304 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与建构/ 312 三、后现代教育的解构/ 319 四、后现代教育的评论/ 323 [ Page ] 5 第一章 全备基督教教育理念 [ Page ] 2 基督教教育是指以基督教的信仰为中心的教育,叫人借着基 督教教育去认识基督教信仰的真理。而基督教教育之“目的”,是 要透过教与学的过程,使人认识基督的救恩,得着基督的生命,并 使这生命不断更新和成长,直到长成耶稣基督长成的身量。保罗 提醒我们要好好教育信徒「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便是基督 耶稣的好执事,在真道的话语和你向来所服从的善道上得了教 育。”(提前4 : 6)再者,基督教教育必须与教会存在之目的相吻合, 教会之使命就是要完成主的大使命,使万民作主的门徒(约10 : 10;太 28:19-20)。① 基督教教育理念必须建立在圣经神学的根基和基督教教育哲 学的基础上。教育理念的重点在于其实效可用性,理念本身不能 提供真理的内涵,真理的内容需要从理念以外的来源提供。因此, 我们为基督教教育建构时,首先提出全备的教育哲学,以圣经神学 和教育哲学为基础去探讨基督教教育。 第一节全备基督教教育理念的神学基础 一、基督教教育源于神的本体属性 圣经展示神是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导无人可比拟。《约伯 记》指出: "神行事有高大的能力》教训人的有谁像他呢?”(伯36 : 22)神的教导是要叫人得到真正的知识;神的管教亦是要叫人得到 真正的平安(诗94 : 10-13)。譬如:农夫聪明地按着种子的类别, 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和土壤撒种、灌溉与收割,同样神也 用他全然的智慧,以特定的方法对待他的百姓,藉此管教和教导来 引领他们。先知以赛亚说:“他拉平了地面》岂不就撒种小茴香,播 ①邓敏著:《认识基督教教育》,台北证主协会出版,1993年;萧克谐著:《基督教教 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1986年;高忻编著:《基督教教育概论》,台北华神出版,1977 年;彭海莹编著:《基督徒的教育观》,台北新生命杂志出版社,1988年;韦贺特著:《基督 教教育与生命塑造--基督教教育意义新探》,香港证主协会出版,1999年。 [ Page ] 3 种大茴香,按行列种小麦,在定处种大麦,在田边种粗麦呢?因为他 的神教导他务农相宜》并且指教他。”(赛28 : 25-26)这位神是创造 者,他创造人的口舌,又赐给人口才,并教导人当说的话(出4 : 12、 15)。神把律法赐给他的子民,教导子民遵守他的法度(出24 : 12)。 圣经启示神教导世人如父亲一般,他以父亲的心肠教导他的 儿女,好叫他们顺服神的教导(赛63 : 16) o神对他百姓的教导和保 护"好像父亲对所爱的儿女一样,充满了慈爱的眷顾(何11 : 1-4)。 对于那些不顺服的子民,神的心好像父亲一样,爱之越深,责之越 切(玛1 : 6)。对信他的人好像慈父疼爱子女一样,爱惜和怜悯他 们,并没有按他们的过犯加以惩罚(诗103 : 13). 圣经又显示神的教导犹如裁判者,他裁判的权能是基于他绝 对的公义本性,“他要按公义审判世界,按正直判断万民。”(诗9 : 8, 96 : 13, 98 : 2、9)再者神对人的心思意念、动机想法全都知道 〈伯34 : 21-28;赛28 : 17 ;罗2 : 16);神按着他的全知与全能来赏 善罚恶(诗5-7;罗2 : 1-16); 故此,我们要敬畏神,遵行他的教 导,按公义行事,好让我们得着神的赏赐,就是神的同在与恩典。 二、基督教教育是基于主耶稣的命令 主耶稣基督赐给教会一个大使命,要使万民作主的门徒;此使 命包含“出去”和“教导”(太28 : 19-20)。前者是差传宣教,而后者 是基督教教育。宣教与教育相提并论,且相辅相成;两者并重》并 驾齐驱,彼此映照,相得益彰。主的门徒要遵行主的大使命,就要 "出去"直到地极广传福音,并要“教导”万民,把主耶稣基督的教训 都教导他们遵守,直到主的再来。可见遵守主的教导是何等的重 要,如果没有听从主的教导,今天全世界的人仍在死亡过犯当中, 没有指望〈徒 2 : 42, 5 : 28, 4 : 18, 5 : 42» 18 : 25)。“凡我所吩 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这是门徒训练、信徒栽培、义工培训、 主日学教导、小组查经等不同形式的基督教教育。基督教教育应 该以基督教信仰为本,全人教育为末;以知识为始,道德为终;以学 问为体,生活为用。本末不能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始终要如一, 体用要分明。如此就能完成主耶稣基督所托付教会的大使命。 [ Page ] 4 三、基督教教育是基于家庭与教会的联手合作 基督教教育应首先由家庭出发点开始,家庭必须基督化,以耶 稣基督为一家之主。然后,各人各尽其职,夫妻相爱尽忠,父母看 守家里的葡萄园,子女在主里孝顺父母,齐心建立一个充满基督恩 爱的和谐家庭。家庭对基督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神与人之 间的关系,首要是在家庭中落实的。于旧约而言,培育下一代的属 灵素质与道德情操,责任是落在父母的肩膀上。《箴言》常常提到 父母管教孩子的责任:"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 的》随时管教."(13: 24)“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19 : 18)“教 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22 : 6)“不可不 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23 : 13)又说:“杖打和责 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29 -15)“管教你的儿 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29 : 17) 摩西嘱咐百姓说:“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 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 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 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6 : 6-9)因此,我们要推行基督教教育 就必须从家庭中开始。我们要教导信徒明白建立基督化家庭的重 要、圣经对婚姻的观念、婚前的预备、婚后的生活、金钱的管理、子 女的教养等。 教会亦要起来装备信徒,基督把各样恩赐赐给教会,目的是 叫教会领袖能够装备和教导信徒追求成熟的生命,让信徒得以发 挥个人的恩赐,承担圣工,好建立一个健全、成熟和增长的教会 (弗4 : 11-12)。基督教教育包括儿童主日学、成人主日学、门徒 训练、灵命进深班、小组查经班等活动。教会需要使用各样的方 法去教导信徒,目的是要叫信徒完全认识耶稣基督,明白福音真 理,站稳真理的立场,做个生命稳固的信徒(西1 : 28)教导事工 是整个基督教教育事工中重要的一环,每一位基督徒都要了解、合 作、代祷、支持,以实际的爱心行动,来成全每一位圣经教师的教导 职事。 [ Page ] 5 第二节全备基督教教育的哲学基础① 一,上帝采取主动向人启示和沟通 当人犯罪堕落后,上帝亲自主动地向人发出呼吁:“你在哪 里?”(创3 : 9)整个人类历史就是救赎的历史》上帝如何在历史中 彰显他的救恩。至终,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亲自主动地“道成肉身", 来到世上,住在人中间,带给世人恩典、真理和荣耀。耶稣来到人 间,不仅要成为人类的救赎,还赐下丰盛的生命和更美好的生活。 救赎是上帝拣选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命也由他来负责(创1 : 26- 29, 2 : 7-8、18-21;约 10 : 9-10;加 4 : 4-5). 二、上帝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上帝与人立约展示出上帝肯定人的价值,圣经也多次明显提到 神看重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创6 : 18-22, 9 : 11, 12 : 1-3, 15 : 18;出 19 : 3-6;申 32 : 10;诗 8 : 4-8;太 6 : 26;约 10 : 28-29, 12 : 26)。按 照圣经的启示,人是按着上帝的形象被造的(创1 : 27).上帝的形 象涵盖了人的理性、自由、超越性、道德本性、宗教情操等方面。人 天赋具备自身反省的意识、身外世界的意识,以及身外超越之上帝 的意识。人自觉自己有抉择的自由意志,他可以选择“是”或“不 是,,,,善,,或,,恶”。这里所谓选择的自由,并非源于人自身或出于自 然,乃是来自上帝的形象。神是绝对自由的,而他所创造的人类能 够分享到神的属性,故此人也是赋予自由的。 然而人的自由却受到上帝的道德本性和规范所约束。人可以 选择顺从上帝的道德标准,也可以选择违背上帝的规范生活。然 而,当人选择了拒绝上帝的道德标准时»他就犯罪了。正如一个人 在公路上超速驾驶,他就是选择了违背社会的法律标准,他是犯了 ① 邓敏著:《认识基督教教育》,台北福音证主协会,1993年,第25—28页。 [ Page ] 6 法的。人有自由可以选择违背神而犯罪,奥古斯丁说得十分精辟: “人能不犯罪,较之人犯罪,其自由更大。”① 三、上帝是知识和智慧的源头 当人活在敬畏上帝和凡事依靠他的景况时,即能肯定生存的 真实价值和意义(箴9 : 10;约15 : 5)。基督教的价值观是以神为 本》一方面重视道德的选择权利,另一方面亦不忽略道德的规范内 容。我们强调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也是我们道德规范的标准。人 不需要,也不可能自我制定何为道德的标准。上帝才是我们的准 则,人只是去发现上帝在圣经中向人启示的规范而已。敬畏耶和 华是知识的开端,上帝赐予人的启示是人道德的规范。上帝所定 下的道德守则是非常具体的,可以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 上帝将道德的准绳赐给人,使我们知道当如何去选择。圣经就是 我们的价值观及道德标准。这些原则都是十分清楚可见的,并不 像有些人所提倡,圣经是含糊不清的古代经典。当然,我们亦需要 使用神赋予人的理性去分析与分辨。上帝期望我们可以成熟地运 用智慧,去做出符合圣经之决定。做出符合圣经的道德抉择,乃是 每一个基督徒所要做的。基督徒需要把圣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人需要将发生在圣经里那时那地的历史与现今此时此地的生活连 结起来。故此,我们需要首先按正意来分解圣经,并且找出经文的原 则,再把经文与现实生活结合。经文正意化、原则化、生活化是建立 圣经应用必不可缺少的环节,藉此将圣经应用在实际的生活当中。 四、上帝能于人内心作彻底改变的工作 圣灵是我们经历重生和过圣洁生活的恩赐,若不借着他,人有 限的知识和力量无法达到合乎上帝标准的良善。圣灵在人身上所 成就之超自然的改变,是基督教教育的真正动力(约3 : 5-8, 17 : 17-19;罗6 : 23, 7 : 18-24)o当一个人信主时,不独他是重生得 救,同时圣灵亦内住在他的生命中。保罗说:"我们所领受的,并不 ① Augustine, On the Spirit and the Letter, chapter 55. [ Page ] 7 是世上的灵,乃是从上帝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上帝开恩赐给我们 的事。”(林前2 : 12)圣灵内住在每个信徒的里面,这是信主那一刻 发生的事。保罗说:“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的 心里。''(罗5 : 5)圣灵在我们的内心作凭据,表明我们是属于上帝 的,已经成为上帝的儿女(罗8 : 16)。 只要一个人真心信靠主耶稣基督,圣灵就内住在他的心中,就 算他有软弱跌倒,甚至犯罪远离上帝,圣灵仍会住在他的里面。当 保罗提到“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林前6 : 19),他是包括了上 文所指陷在罪中的信徒(林前5 : 5)。保罗并没有将此等犯罪的信 徒划分出来,认为他们的身子没有圣灵的内住。主耶稣更清楚明 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 在。”(约 14 : 16) 由此可见,圣灵的内住是永久性的,并不因着人的属灵状况而 改变的。至于彼得所谓:"上帝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徒5 : 32)是 针对当时的不信之犹太公会而言,希望他们因信主耶稣而得救。 信徒的顺从并非圣灵内住的条件,只要一个人诚心相信主耶稣,圣 灵就会永久内住在他的内心。保罗在《罗马书》第八章详细申述出 此真理,他说:"上帝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 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 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藉着 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罗8 : 9-11) 五、上帝是无限的,而人却是有限的 人是极有限和渺小的,无论在世上曾享受过多少富足或快乐, 经历过多少贫穷或苦难,这一切都将成为虚空与无益,最后仍然要 "归于尘土"。接受基督就能得享永生,否则就要面对灵魂灭亡的 结局(创3 : 19;传2 : 11;约3 : 36)。人终极的命运若不是回到上 帝那里,就是永远与他隔绝。 疏离的人生带进莫名的愁苦,许多的叹息使人感到“山重水复 疑无路”,前路茫茫然不知所措,不少的人都会因此而自甘堕落。 人活着没有指望,生存也就没有力量。倘若我们身处漆黑的环境, [ Page ] 8 内心充满恐惧不安,我们就失去继续走下去的动力。于是,在困苦 中有人会厌世自杀。基督教的三个重点:信、望、爱.代表着圣经对 过去、现在、将来的圆满透视〈林前13 : 13). 历史是线形发展的,现在统摄了过去的总和、也开展了未来的 可能。圣经指出:“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 的是爱。”爱是最大,因为爱统摄了信心与盼望、过去与未来。爱就 是“永恒的现在”。这种“线形历史观”及爱为“永恒现在”的观念, 能够化解人对过去的罪疚感,亦能启导人果断地面对未来的恐 惧感。 古希腊的历史观认为时间是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地运转着。 荷马(Homer)的长篇史诗、历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公元前5 世纪)、修昔底斯(Thucydides,公元前5世纪)、柏拉图(《国家篇》)、 亚里士多德、蒲理比尔(Polybius,公元前2世纪)等希腊学人皆以 历史巨轮描述时间、事件、人事的循环轮回的观念。罗马史学家利 维(Livy,公元前59—公元17)、塔西图〈Tacitus,公元54—116)倡 导圆形循环的历史观(Cyclical Historiography),他们的希望只是 忍耐等候此循环过去后,另一循环的复岀。①譬如一年四季的流转, 冬去春来的回复,人类在严冬寒夜里的希望乃是大地的回春。可 是,这种圆形循环的历史观不能产生目的论及未来论,更不能提到 末世论。时间的法轮常转,人只能冀望从此循环中解脱出来。然 而,圣经所开展的线形历史观(Linear Historiography)--以创世 为始、十架救赎为中心、主耶稣再来为终结,即根本上与圆形历史 观不相同。时空的延伸不再只在循环流转,上天下地谓之宇、古往 今来谓之宙的宇宙时空,充满着上帝创造的计划与目的。一个人 的一生也与整个宇宙的进展息息相关。② 一般教育哲学的目的,乃是去探讨并不断反省教育的理论和 实践二者互动关系的问题,以帮助人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共享一个 ① John Montgomery, The Shape of the Past : A Christian Response to Secular Philosophy History, Minneapolis: Bethany Fellowship Inc. , 1975, pp. 20—-33. ② 区应毓著:《苦海无边有情天》,加拿大恩福协会出版,2000年,第240-241页。 [ Page ] 9 更完美的理想社会。基督教教育哲学与一般的教育哲学并不冲 突,但却有其独特的一面,因为它不仅有上帝的话作为教育理论的 标准及归依,在教育内容的实践上,还有圣灵的帮助成全。基督教 教育哲学是尝试用圣经真理,以神的话为本,去阐释达成信仰与生 活和谐协调的可能,并借此: 1 .使人肯定上帝的知识、真理与智慧,认识他是万有的源头 (约 16 : 13, 17 : 17;罗 11 :33-36)。 2 .使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明白生存的意义和目标;把握永 恒的价值,并依靠上帝的大能(约15 : 4-5;罗13 : 14, 14 : 7-8;林 前 3 : 11;弗 6 : 10). 3 .使人接受自己的责任〈弗4 : 13、20-24;西3 : 23-24)。 4 .使人思念和追求属天的价值和远离罪恶与世俗(腓3 : 12- 14;西 2 : 8-9, 3 : 1-9). 5 .使人效法基督,带着奴仆的形象和心志,委身个人的生命 去实践爱人如己的命令(可10 : 45;路10 : 27, 22 : 27;罗15 : 2; 弗 6 : 6-7;腓 2 : 5-8)。 6 .使人在连于元首基督的原则下,彼此建立(弗4 : 12、15- 17;腓 2 : 1-8)。 7 .使人乐意完成“宣教”和“教导”的大使命(太28 : 18-20;提 后 1 : 11-12)。 第三节全备基督教教育的全方位基础 一、上帝为中心的形而上学 甘肯尼(Kenneth Gangel) ,提倡全方位的基督教会哲学,他毕 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教育系,任职达拉斯神学院副院长及基督 教教育系主任。他是资深的基督教教育理论者及教授,著作甚丰, 桃李满天下。他在基督教教育的神学和哲学层面提供了极宝贵的 论著,写作范围涉及基督教教育的历史、神学、哲学、领袖学、管理 [ Page ] 10 「学、教学法、成人教育等领域。他的教学游踪历五湖四海,曾在千 余间教会、大学、神学院、培训中心等地讲学。① 甘肯尼指出基督教教育的哲理不能离开以上帝为终极的实 在,他是万有的"真际",这是关乎哲学的形而上学。②基督教教育的 哲学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或称为”本体论” (Ontology),甘肯尼坚决表示基督教教育必须是建立在这位三一 真神的信念上。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世界观和终极论,但基督教 却是以三位一体的上帝论为始为终。世界观就是探求终极实在的 真理,也是以此终极的实在来解释世界上的物理现象、人生价值、 存在意义、社会趋势等问题。终极实在是否有神呢,而这位神又是 如何的一位神呢?这些都是宗教哲学的问题。我们所相信的上帝 是一位无限、永恒的上帝,宇宙万有都是他所创造的,他既超越万 有,且能贯乎万有之中,并且与人建立密切关系。 我们所敬拜的上帝,他的属性(或称为本性、本体、本质)是永 恒、无限、无量、无穷、无边(以上的属性是从负面“破”的观念来 看)、全能0全知、全在、全德、全权、全善、全爱、全圣、全真、全义、全 纯、全一(以上是从正面“立”的属性来看)。这些属性有一部分是 可以与人共有的,一般我们称为 "道德的属性”。这类“道德属性” (Moral Attributes)包括了上帝的慈爱、圣洁、真实、公义、美善、恩 慈等。另一部分只有神自有的,这些属性是不能与人共有的,我们 称为“形而上的属性”或称为“道体的属性”(Metaphysical Attrib- utes) o这些单独属于神自有的属性》包括他的全能、全知、全在、全 权、永恒、无限、自存、不变、纯一、合一、超越、临格等。甘肯尼强调 基督教教育理念是不能在上帝的属性上妥协的。 ① 甘肯尼的著作有:Kenneth Gangel Christian Education : Its History and Phi- losophy (coauthor) , Leadership for Christian Education , Building Leaders for Church Education, 24 Ways to Improve Your Teaching,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 ment in Churches and Christian Organizations, The Christian Educator's Handbook on Adult Education , Feeding and Leading, etc. ② Kenneth Gangel, Building Leaders for Church Education, Chicago: Moody Press, 1981, pp. 31—40.冯友兰将终极实在翻译为 "真际”,参冯友兰著:《中国现代哲学 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 Page ] 11 二、圣经为本体的认识学 永在的上帝是维系着一切万有的终极实在,这位上帝主动地 向人宣告启示有关他的创世及救赎计划。因此,基督教教育的哲 学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形而上学,并且是以圣经为上帝启示的认识 学(Epistemology)。世人是借着圣经的启示来认识上帝的真实和 他的真理,上帝是“真际”,而他所启示的圣经就是真道。基督教教 育的本质就是借着圣经的真道,去认识这位“真际”的上帝。圣经 的真道是源于“真际”的上帝,基督教教育若不借着圣经的真道去 认识上帝的真实,就是舍本逐末。基督教教育必须建立在圣经启 示的基础上,教会教育的课程也必须以圣经为中心。 教会需要培育信徒,不单认识真道,也要遵行真道。认识真道 是始,遵行真道是终;始终要如一,方能有生命的成长。神的话语 是神的子民生命成长的本体,我们为借着生命之道的圣经去认识 生命之主的上帝。诗人开宗明义地宣告「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 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1 : 2)大卫形容“耶和华的律法全 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 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 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都比金 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 甘甜。”〈诗19 : 7-10)先知耶利米如此说:“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 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因 我是称为你名下的人。”(耶15 : 16) 信徒需要认识真道,教会的领袖亦要以身作则为榜样影响他 人遵行真道。不单在客观的认知上,也在主观的体验上。诗人说: “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我将你的 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119 : 9-11)主耶稣于离世前在马 可楼上,讲出其“惜别宝训”(约13-17)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 的命令……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约14 : 15、23)他颁发 给教会的大使命也涵盖此意:"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 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 : 20)保罗也指 [ Page ] 12 出:“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 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 : 16-17)使徒彼得也归纳以上所言:认识与遵行真道,有以下的启发: 前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 3 : 18) 三、基督为目标之目的论 无舵的船只会在大海中漫无目的地漂流,常说“学海无涯,唯 勤是岸”;学海纵是无涯,然而学海上的真理号需要导航。主耶稣 基督就是领航者》他也是学海的终极海岸。基督教教育之目的论 就是让“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 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 : 13)成熟的基督徒乃是借着圣经认识 耶稣基督的人》并且将圣经真道与生活融会贯通,让耶稣基督的样 式形成在心中;信仰需要转化为行动,在所处的家庭与社会中作光 作盐。基督教教育之目的就是培育一个永恒的观念,让主耶稣基 督在我们生命中作主作王.然后建立起一个使命导向的人生去见 证主及服务人群。 耶稣基督既是万有的主,我们就是他的仆人。主人对仆人的 要求是服从,他既是绝对的主宰,就有权利耍求我们绝对地服从。 圣经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 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太25 : 23)我们作仆人的就要学习顺服,正 如撒母耳对主说:“请说,仆人敬听!”《撒上3 : 10)我们更需要有一 颗愿意接受差遣的心,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我在这里,请差遣 我!”(赛6 : 8)一个口称“主啊!主啊!”的人,必须遵守主的吩咐 (路6 : 46);一个人口里说爱主,他必须遵守主的命令(约14 : 15)。 当我们口称耶稣基督为主的时候,我们乃是将主权完全地归 给主耶稣。在我们人生的宝座上,不再是我坐着为主、为王。正如 圣经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力口 2 : 20)主耶稣掌管着我们人生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外在的行为,或 是内在的意念,我们都愿意将主权交给主耶稣。 [ Page ] 13 四、圣灵为导师的教学观 圣灵保惠师可以用不同的观念去理解,譬如律师、中保、辅 导员和教师等观念。“保惠师”一词的希腊文是parakleitos,可 用于教育界,犹如一位老师谆谆告诫教导学生为善。约翰说: “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 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14 : 26)圣灵如一位教师,光照我们明白圣经的真理,引导我们活出 圣经的要求。 保惠师此字亦可用辅导者的观念去理解,圣灵感动我们(帖前 5 : 19),他亦会安慰我们。主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 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 愁,也不要胆怯。”(约14 : 27)圣灵犹如一位医生,在耳边抚慰病 人;他在我们的心灵中用那说不出的叹息安慰我们,并为我们代 求,使我们不至失去信心。 基督教教育强调教师必须是圣灵重生及充满,并顺服圣灵指 引的人;他需要在圣灵的教导下认识圣经,本着圣灵所结的果子, 以圣灵所赐的恩赐教导学生(罗12 : 6-7;弗4 : 11;提后2 : 2)。 基督徒教师要具备圣灵保惠师的功能,用神的话语教导学生,以神 的爱心辅导学生。 五、互动为教学的方法论 甘肯尼指出基督教教育的信息是永恒不变的,然而传递此不 变信息的方法却是因时制宜的。我们要提倡“以不变的真道响应 万变的世代”,同时亦需要“以万变的方法去响应万变的世代”。甘 肯尼虽然不同意杜威的哲学前提,不过他认为杜威的方法论仍有 可取之处,并指出以下可取的要点: 1 .强调教学内容的适切性; 2 .教学课程需要实用; 3 .学生学习需要有活动和参与; 4.教学以解决问题为学习过程; [ Page ] 14 5 .教师与学生需要进入对话的互动关系中; 6 .教育制度可尝试多有民主的意识; 7 .关注学生个别的特性; 8 .强调创意教学法。 六、爱心为动力的管教法 管教并不是刑罚,此字原意是将道路修直》好让行路的人可以 选择走上一条正路。基督教教育理念建立在基督的爱上面。主耶 稣基督的爱乃是神本的爱〈Agape),此爱源于神。圣经直言:“神就 是爱」(约壹4 : 8)神的本质就是爱,此爱是无条件、永恒不息的。 神的爱无量无穷,亘古常新;并且不是一静态的本性,而是一动态 的行动。在亘古的永远里,三位一体的真神已有爱的交流,父爱 子、子回应父的爱、父子爱圣灵;三一的真神共沐在爱中,彼此以爱 相系。主耶稣道成肉身,亲临人间,就是要将神的爱有形有体地表 明出来。神先主动地表明他的爱,圣经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 们。"(约壹4 : 19) 神以无量的大爱,无条件地爱我们。基督教教育是以上帝的 爱为出发点,就是当教师管教学生时,他也是基于上帝的爱去管教 的,圣经说:“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 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份。”(来12 = 6-10)爱的管 教才显出真情,教师也需要在爱心里说诚实话。出于爱心的管教 是负责任的教学,没有爱心的管教只是权力的张扬,只有爱心而没 有管教的教学法只是姑息纵容的溺爱。基督教教育是既有规律, 亦有爱心;责任与爱心相辅相成。 七、成长为历程的发展学 甘肯尼认为基督教教育的目标就是在基督里长大成人,因此 成长就是教育的衡量尺度;成长的明显指标就是生命的改变,这是 生命改变的教学法。圣经说:"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 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3 : 18)知识是客观的真理,而恩典却 是主观的经历,两者兼容并蓄才是基督教教育的要素。成长和发 [ Page ] 15 展都是衡量基督教教育的指标,作为基督徒教师的就要经常自我 提问:学生是否真的明白真道呢?他们有没有将所学的真道实行 出来呢?学生对客观的真理有没有主观地接受呢?他们是否把圣 经真道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呢? 人的成长除了内在的因素外,尚有外在的表现,而且是明显可 见的,并且对教会与社会都产生良好的效应。基督徒教师需要明 白和运用人性发展学的研究成果,按部就班,并因材施教,将圣经 真道教导学生。近代人性发展学、儿童心理发展学、道德认知发展 学等的研究成果都是不可忽略的。 人性发展学的内容可以成为教师的参考,以丰富其教学的效 果。于生理而言,人的身体逐渐长大,他的体质循序渐进地按着指 定的规律成长。心理也渐渐演变得更复杂,其敏感度与自觉力更 成熟。此时此刻,他可以在更广泛心理领域内遨游;他亦逐渐形成 自我的个性,这些独特的个性反映出人内在极复杂的情绪反应。 至于情绪的成熟也就是一个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人性是不可能 被割裂的,群性的发展可以影响心理的成长,理性的长大亦同时影 响着德性的发育。掌握这些人性发展规律是基督教教育理念与实 践不可缺少的环节。 八、全人为宗旨的整合观 甘肯尼强调教学不单是传递客观的真理,更是将这真理转化 为主观的个人体验。若用基督教神学的观念来说明,基督教教育 是从因信称义为起点,然后迈进成圣之路,最后以基督的荣耀为依 归。这也是全备的救恩观,全备的救恩包括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救 赎。于过去而言,我们是因信称义的(Justification船即信主的时 候,我们的罪得赦免,不再被定罪。称义是针对罪的审判(Penalty of Sin),因为基督的公义被称在我们的身上。于现在而言,我们走 在成圣的路上(Sanctification),圣灵会帮助我们,使我们得胜罪的 权势(Power of Sin)o于将来而论,则主再来时,我们的肉身将会 改变成荣耀不朽坏的身体,罪再不会存在于我们身上(Presence of Sin),此乃救恩最后荣耀的改变(Glorification)。故此,全救恩包含 [ Page ] 16 “成义”“成圣”“成荣”三方面。 全备的救恩观是基督教教育理念的基础,此理念整合全人 的认识,以完整一致的人类学和世界观去建构基督教教育系 统。理性的认知、感性的情绪、群性的社交、体性的发育、德性 的成长、灵性的长进都包罗在里面。全备的救恩观引出全人的 教育观,全人的教育才能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弗4: 12)。教会需要一套整合的全人教育理念,既合乎圣经, 又合乎情理,用诸般智慧将人完完全全在基督耶稣里引到上帝 面前(西2 : 28)。 九、全方位基督教教育的宗旨① 甘肯尼坚决肯定圣经明显的命令是基督教教育的基础,基于 这些圣经的命令,基督教教育者制定宗旨目标。然后,按照当前处 境的需要再厘定实际具体的目标,并且设立合用的课程,安排合宜 的行政组织。这个基督教教育架构建立后,就可以找出适合的教 师、场地、材料、方法去推行。执行基督教教育一段时期后,亦需要 检讨商议,再厘定新的需要和计划。这就形成所谓的基督教教育 循环系统,也就是基督教教育的哲学理念。此教育理念既合乎理 (圣经的真理),又合乎情(人的情感需要);合情合理的教育理念就 是一个全方位整合的基督教教育理念。 换言之,基督教教育的实践是建立在实际的基督教教育哲学 理念的基础上,而基督教教育的哲学理念亦是建立在巩固的圣经 神学的基础上,而圣经神学是基于上帝的启示。上帝的话语安定 在天,天地都会废去,但神的话一点一画都要成就(太5 : 18) o基 督教教育理念必须忠于圣经、源于神学、明于哲理、融于文化、合于 情理、善于方法、富于爱心。如此的基督教教育理念就是有根有基 的,建立在基督的磐石上,经得起各种考验。 ① Kenneth Gangel, Building Leaders for Church Education, Chicago: Moody Press, 1981, pp. 41—46. [ Page ] 17 兹将此基督教教育理念的循序结构以图表列举如下: 十、全方位基督教教育的架构① 甘肯尼指出全人的基督教教育理念需要架构在两大原则上: 整合(Unification)与相关(Correlation〉。整合就是教会的各类基 督教教育活动必须朝着一个共同的大方向和整体目标迈进;而相 关即是各部门和活动必须互相紧密地联系连贯着。甘氏用一个轮 胎来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教会的基督教教育活动众多,包括成人 和儿童主日学、唱诗班、团契、崇拜、暑期圣经学校、特别讲座、夫妇 家庭营等活动。这些聚会和活动都有一共同目标,就是在真道上 同归于一,要建立基督的身体。 甘肯尼强调教会的基督教教育若能成功,关键在于各部门和 活动是否能够合一,大家是否能够同心,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教 会的合一是基于上帝是三位而一体的,保罗在劝勉信徒要合而为 一时,首先把合一奠定在巩固的基础上。因为上帝是合一的,所以 我们也要合而为一。保罗在《以弗所书》4 : 4-6,用三个组合将合一 阐释出来。有关第一个组合,他指着圣灵,说:"身体只有一个,圣 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然后,他指着主耶稣 基督说:"一主,一信,一洗。”最后,他以圣父上帝作为总结,他说: ① Kenneth Gangel, Building Leaders for Church Education, Chicago: Moody Press, 1981, pp. 177—188. [ Page ] 18 “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 人之内。”三位一体的真神保证了教会的合一性,普世教会不是支 离破碎的,因为上帝是合一。 保罗力劝教会,“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2 : 5),“效法基 督耶稣,一心一口荣耀神”(罗15 : 5-6)。耶稣基督的心乃是谦卑 柔和的心(太11 : 29),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 行的事"(罗14 : 19)o我们要学习沟通,正面表达感受与意见;又 要学习聆听,快快地听、慢慢地讲。我们在教会与其他信徒同工 的,要学习多欣赏别人可取之处,多为同工祷告、少讲批评的话;多 为别人祝福、少讲闲话。不可为恶所胜,尽量以善胜恶(罗12 : 21).以善意对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既可以挽回他们,亦 可以荣耀主的名。 兹将甘肯尼所谓的整合与相关环以图表列举如下: 十一、全方位基督教教育理念的评论 (一)全方位基督教教育理念的优点 甘肯尼全方位基督教教育理念试图从传统的认知唯智的理念中 释放出来,以整体全方位的坐标去展开基督教教育观。甘氏首先将 基督教教育奠基于三一真神和圣经真道的基础上,然后再引申至实 存的层面,关注近代人性发展学、行政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 甘氏重视个人的成长,亦看重群体的素质成长;他希望建构一个比较 [ Page ] 19 完整的系统或架构,让不同大小的教会都可以厘定适合他们的基督 教教育体系。故此,甘肯尼以全方位的整体为起点发力去推动。 他意识到事工固然重要,惟工作必须配合工人,因此他写了一本 巨著名为《为教会教育建造领袖》①。工人与工作两者息息相关,工 人是做工的、工作是由人去完成的。没有工作的工人是闲懒不结果 子的人,然而没有工人的工作是刻板机械式的运作而已。属灵的工 作需要有属灵的工人来带动,属灵的工作就是有生命的侍奉,必须由 有生命的工人来执行。不然,属灵工作就会僵硬化、形式化、职业化、 政治化。属灵领袖既是上帝的工人,也是培育神国的工人以完成上 帝的工作。侍奉上帝的工人要注意三重的关系——与上帝的关系 (属灵方面)、与人的关系(属人方面)、与工作的关系(属工方面)。此 三重关系的贯通与感应构成一个上帝的工人的成败。若只顾及圣灵 的恩赐,而忽略了圣灵的果子,就会导致不平衡,甚至本末倒置。这 三方面犹如三根合成的绳子,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人及美满的工作。② (二)全方位基督教教育理念的缺点 甘肯尼的着力重点在于整体全人的教育理念,并且他借助行 政组织的建构来推动基督教教育的发展;因此他在其他相关的教 育理念及教学法上则显得着力不足。譬如人性发展学的各方面研 究的成果如何与全人的基督教教育理念配合,或如何帮助学生自 发地去解决学习的问题,或教师如何以身作则去影响学生,或教师 如何发挥群体学习的力量等都是值得进一步去探索的。 再者,家庭如何与教会同步搭配来推动基督教教育呢?父母 在家庭及教会内所扮演的角色又如何呢?教会如何协助弱智残障 的孩童呢?怎样去帮助厌学的孩子呢?如何去开导注意力偏低的 学生或过分活跃的孩子呢?③ ① Building Leaders For Church Education. ② 参区应毓著:《使徒信经之诠释》,加拿大恩福协会,2002年,第160—163页。 ③参施淑如著:《特殊儿童教学工具书》(教师版),原著是英文 Susan Sze, Special Needs Toolbox , A Handbook for Teachers , New York: North America Research Publica- tions, 2002. [ Page ] 20 这些教学上比较细微的问题,就不是甘肯尼着力所至之处,因 此产生挂一漏万的感觉。当然,我们不能强求甘肯尼的体系十全 十美,这些问题都是后人需要继续努力的。甘氏已经为后人建构 描绘了一幅完整的基督教教育理念的图画,至于细节方面就需要 他人继续不懈地去完成。 第四节全备基督教教育的道德基础 一、人文主义之价值观 基督徒的道德决定可能与非基督徒的决定相同,但是基督徒 的伦理根据与非基督徒却有所不同。我们不单要知道自己的伦理 抉择为何,我们更需要知道为何我们要如此做。了解我们“应做什 么”固然是重要,但是明了“为何要做所应做的”更是重要。“做什 么”是“实然”的事,“为什么”是“所以然”的事。 有些非基督徒采用世俗人文主义的伦理价值观,世俗人文主 义与基督教的价值观有天壤之别。人文主义提倡人定胜天、人为 万物之尺度、人具备道德无限心、人就是道德之标准。他们认为宇 宙产生于机缘、生物是循着物竞天择之进化法规而形成的。因此 人的本性只有动物性,人虽然有道德的本能,但此本能的来源并非 神的创造,而是进化的必经过程。他们认为人的最高责任只是为 了今生及人自己,故此无所谓永恒及来生的事。人生既是短暂的, 人的目标也只有目前与现今。一切的价值只要是对人有所贡献 的,就是有意义的。道德价值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一切都是相对 的。人是有绝对的自由去决定人自己的前途与人的价值观。 世俗人文主义高举理性之权威,否定神的存在,不信圣经是神 的启示。他们不承认耶稣基督的神性,只接受耶稣基督是一个凡 人,也许是一位先知、或圣人,他们不能接受或承认他是神。有些 人文主义者亦会否认人是有不灭的灵魂、或死后有永生、或天堂地 狱。因此他们认为人不需要救赎,人死只如灯灭,一了百了,如禽 [ Page ] 21 兽一般。他们觉得人与动物没有本质之分别,都是由进化演变出 来的,因此没有所谓的创造。人就是于物竞天择过程中最优秀的, 也只有人才拥有自主权。人不单自主,人也是一切尺度之尺度。 道德没有绝对的标准,一切都是相对的。 (一)“价值鉴定”的教材 世俗人文主义者常用的道德伦理教材一般称为“价值鉴别学” (Values Clarification). 欧美的中小学校都会采用,他们认为此教 材可以启发学生,做出他自己个别独立的道德判决。其实,他们是 希望提倡道德的相对论,他们认为一切的价值观都是相对的。学 生不应该受父母、教会、社会等因素影响,他们自己就是最高的裁 判。他们自己的判决就是他个人的标准,父母、老师也无权干涉。 道德价值既是相对的,就没有什么对与错之分、更谈不上什么善与 恶来。学生自己所选择的价值,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 “价值鉴别”的材料常提出七个步骤,来帮助学生选择他的道 德价值: 1 .学生应该自由地去选择他个人的道德决定,父母、老师、牧 师皆不参与,免得影响孩子的抉择。 2 .学生应该学习选择不同的可能性,包括一些与父母之传统 或教会之教导不相同的生活方式,譬如婚前同居、同性恋、堕胎等 选择。 3 .学生应该将他自己所选择的价值,视为珍贵,甚至引以为 荣,因为这是他个人神圣的抉择,别人不能批评他的决定。 4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去考虑他个人抉择的后果。父母与老师 的功能只是在于协助孩子去分析他个人抉择之后果为何。 5 .学生应该于选择后,勇敢地公开地承认及肯定他的选择,因 为此决定是他个人的感受,并且是可以引以为傲的。 6 .学生应该于选择后,按着他的选择来实行出来。譬如他选 择了同性恋的生活方式,就要勇于行出来。 7 .学生更应该经常去按着他所选择的价值而做,使之成为他 个人的生活方式。 [ Page ] 22 一些北美的学校更进一步以小组的形式、或角色扮演的方法, 要求小孩子将他们原生家庭所教导的价值观讲出来。然后,所有 其他的同学即进行集体的批判。有时一个七岁大的小孩子就是在 这种的同学压力下,推翻他们父母的基督教伦理价值观。这些以 世俗人文主义为宗旨的学校,进一步用他们的人文教化将基督教 的价值观取而代之,将孩子的伦理价值观基本上改变过来。一个 接受人文主义的老师可以操纵他的学生,使他们不单同情人文主 义,并且甘心乐意地去拥戴此种伦理价值观。当学生的家庭教养 公开的受到极严厉批判时,学生就被鼓励去自由选择他们所要的 价值观。往往这些新的价值观,就是老师所要他们接受的观念,譬 如婚前性行为、堕胎、同性恋、药物毒品、安乐死、离婚等观念。 (二)人文主义的宣言 当耶稣被卖,在罗马巡抚彼拉多面前受审时,经过详细查问以 后,彼拉多查不出他什么罪状来。于是他在历史中发出一个惊人 的问题,他说:“真理是什么呢?”(约18 : 38)他仿佛代表着全人类 发出此提问,究竟真理在哪里……道德的标准是什么……价值的 源头在乎什么呢…… 于此后现代的信息时代,要提出道德的规范、绝对的标准似乎 不合时宜了。现代人强调道德选择的过程,而不是道德典范的内 容。学校当局所提倡的“价值鉴别学”课程,只重视道德抉择的问 题,而忽略了道德的规范、正确与错误之分别、善恶好坏的不同、黑 白是非之区别等基本的要素。当我们提及道德的真理时,校方即 认为是个别宗教的问题。他们不愿意宗教介入道德的选择内,但 是他们却将世俗人文主义树立为唯一的标准。他们以"人文教''代 替了其他的宗教,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取代了基督教以神为本的价 值观。 1933年间,约三十多位美国的人文主义者公开发表宣言,以下 是人文主义宣言的摘录: 1. "人文主义者认为宇宙是自存而非被创造的”:他们否定神 的存在及他的创造。对他们而言,宇宙是自有永有的。 [ Page ] 23 2. “人文主义者相信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且人的产生是自 然界经过一持续不断的过程所形成的”:他们相信自然主义与进化 论,他们明显地认为自然界以外并没有超然的实有之存在。 3 .“人文主义者持守生命之有机性,因此传统的灵魂与肉体之 二元论并不能接受”:此点否定了人之灵魂是可以离开身体而独立 自存的,因此灵魂也不是永存的个体,而灵魂不朽论也就打破了。 4 .“人文主义者认为宗教文化与文明……是日积月累之产 品”:他们强调文化之进化论及文化之相对论。文化进化论是指着 人类的文化,循着简单演进至复杂的进程发展。文化相对论即强 调文化体系之相对性,此说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受他身处的环 境所影响,因此伦理价值观都是相对的。 5 .“人文主义者表示近代科学所提供的宇宙论,不再容许超然 的存在或是人类的价值直接受此超然力量所支配”:他们拒绝接受 神所赐的道德准绳,他们认为人是可以自己选择他的价值观。此 价值观是人所订定的、是相对的、是个人性的。 6 .“人文主义者坚决否定有神论、机械神论、自由神论、或任何 有关之神论”:他们是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甚至一些与他们有所 妥协的神论,他们也一概否定。 7 .“宗教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无论是宗教的活 动、宗旨、经验等都是人为的”:他们将宗教只降低为人的需求,并 且只是为满足人自己的需要而设。宗教的层面只有人文方面,宗 教超越的层面被世俗人文主义者所抹煞掉。 8 .“人文主义者强调人格之完全才是人生所追求的目的,并且 人只有今生去发展与完成此自我成就的过程他们只有今生人为 的努力,至于来生的事,他们一概不管。 9 .“人文主义者提倡人的宗教感情只在乎人格之提升与社会 改善之努力”:他们只有人格与人际,而没有属灵与超越的层面。 10 . “人文主义者肯定表示,一切宗教经验都不能与超越之信 念有关”:宗教只是人文而已。 11 .“人只能以自然之法规与事件之可能性,去判决及迎向一 切危机”:他们指出人文教化才是唯一解救人类的办法。 [ Page ] 24 若要归纳世俗人文主义的宣言,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①人文 主义是无神论的,②他们持守自然主义,而否定超然的实在,③他 们提倡进化论,而否定创造论,④他们认为价值是相对的,⑤他们 倡导人文的方法去达至人格与社会之改革。“道德鉴定学”之课程 就是在此种人文主义的思想所带动下而产生的。道德之判断只在 乎人之理性,一切有关神的启示都需要经过理性的审核才可被接 纳。他们亦极力提倡人文教化,在学校内推行世俗人文主义。于 是,真理与道德都只有人才可以作为最终的判决。 二、基督教的道德标准 基督徒是相信这个世界以外尚有一个实在的创造者,他按着 自己的权能与智慧,创造了此宇宙尘寰。“上天下地谓之宇”,这是 从空间方面来讲;“古往今来谓之宙”,这是从时间方面来探索。包 罗万象的天地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作为。神将灵魂赐予 世人,叫人成为有灵的活人;这也是中国人的智慧所谓:“人为万物 之灵此灵魂是永恒不灭的,它的功能包括了高级智慧、道德本 能、宗教情操。 宗教情操是对超越有一追求及景仰,人不独可以回顾过去的 历史,人亦可以影响现在的生活,人更可以向着未来迈进。人的道 德本能并非一个所谓的道德无限心,道德的标准并不在人的里面。 人不可能自决善恶的价值,人以外尚有一绝对的道德标准,此标准 就是神自己。神的道德标准也就是他自己的属性,他是爱、因此世 界有爱;他是公义、因此世界有公义;他是圣洁、因此这世界也有圣 洁。并非在神以外另有一标准,甚至神本身也要符合此标准。若 是如此,这标准就比神更绝对、更根本。神的准则是按照他的神性 而定的,神自己就是一切标准的标准。神将他的道德标准向世人 启示出来,圣经就是神的启示。有关神对人的一切要求,都记载在 圣经里面。 可是当日在伊甸园中,撒旦首先将一个怀疑的种子放在人的 心里。他说:“神岂是真说……”(创3 : 1)。它要人去怀疑神的话 语,自古至今撒旦的板斧都没有改变,他就是要人去怀疑神所讲过 [ Page ] 25 的话语。不单如此,撒旦进一步地向人献出一份不可以拒绝的礼 物,此份礼物就是“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恶”(创3 : 5)。本来人要像 神乃是应当的,因为人是照着上帝的形象造的。并且“像上帝”亦是 圣经一贯的教导,圣经要求我们在道德上像上帝。神是圣洁的,因此 我们也要圣洁。上帝是爱,所以我们也要爱。上帝是生命,我们也拥 有生命. 可是撒旦献给人的却不是道德上像上帝,撒旦献给人的礼物 乃是要人在神的本性上像他。神是无限的,撒旦说:"人也可以无 限。”上帝是绝对自由的,撒旦说:"人也是绝对自由的。”上帝是一 切道德的判决者,撒旦即说:“人也是万物的尺度”,我们可以自己 判定道德的标准。撒旦献给人的不是于道德方面像上帝,而是于 形而上方面像神。人是有上帝的神性蕴藏在人的里面,因此人不 必往外求,只要往内里他自己的本性内就可以寻到上帝。 撒旦说:“人能知道善恶",此句可以翻译为人可以自己判决善 恶,制定道德标准。原先只有神才能判决善恶的标准,但是现在撒 旦却说人有此权能,可以自行去判断善恶。譬如就生命之抉择而 言,生命是神圣的,因为生命是上帝所创造的。但是撒旦却献计给 人说:"人是有此生死权”,母亲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要堕胎,或是人 可以决定他要如何终结他的生命。假如他要自杀或安乐死,这都 是他个人的绝对自由。从此人就夺去了神的地位,人宣称可以拥 有神的主权,去决定人一生的前途。 三、基督教价值观 基督教的价值观是以上帝为本,一方面重视道德的选择过程, 另一方面亦不忽略道德的规范内容。我们强调圣经是上帝的话 语,也是我们道德规范的标准。人不需要、也不可能自我制定何为 道德的标准。上帝才是我们的准则,人只是去发现上帝在圣经所向 人启示的规范就行了。上帝所定下的道德守则是非常具体的,可以 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圣经记载三类有关我们道德基础的 材料: 1. .上帝的律法:十诫与旧约其他的律例典章。 [ Page ] 26 2 .人的典范:圣经记载一些人的道德规范与上帝的教导。 3 .基督的教导与典范:耶稣基督的生平与他对门徒的教导。 神将道德的准绳赐给人,使我们知道当如何去选择。圣经就 是我们的价值观及道德标准。这些原则都是十分清楚可见的,并 不像有些人所提倡,圣经是含糊不清的古代经典。当然,我们亦需 要使用神赋予人的理性去分析与分辨。神期望我们可以成熟地运 用智慧,去做出符合圣经之决定。做出符合圣经的道德抉择,乃是 每一个基督徒所要做的。 有一回,犹太人用计去陷害主耶稣,他们提问一个犹太人是否 需要向凯撒纳税。此提问之用意是要抓耶稣的把柄去控告他,因 为如果耶稣回答说不要纳税给凯撒,犹太人就可以借此去诬告耶 稣造反背叛罗马政府。但是如果耶稣回答说应该纳税给凯撒,这 些犹太人亦可以借此将耶稣与犹太群众疏离,把耶稣打为罗马人 的走狗、或出卖犹太人的奸细。 主耶稣很巧妙地将此道德的责任,推回去给这些犹太人。他 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回答说:"是凯撒的。”耶稣就顺势地 说:“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太22 : 20-22) 他知道这些犹太人是要试探他,因此他于此两难之间,巧妙地避重 就轻将责任推回给他们。主耶稣期望道德的决定是落在成熟的人 身上,人是应该有智慧去分辨是非黑白的。 使徒保罗亦指出:“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 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 念。”(腓4 : 8)保罗要求我们要认真思念凡是真实、可敬、公义、清 洁、可爱、美名、德行、称赞等价值。这价值清单是值得我们细心去 探索的,究竟我们有没有按照上帝所喜悦的事去做呢?若是按着 上帝的心意去做,他的名就因此而被高举。不然的话,他的名就受 到亏损。 我们的生命是否有德行、可敬的、被称赞呢?若是不然,上帝 的心意得不到满足。我们的一生,是否能够显露上帝的公义呢? 上帝愿意我们与他公义的性情有份,这显然是十分令人兴奋的事。 主耶稣基督的福音包含了三方面:在罪中被囚锁的人可以得到释 [ Page ] 27 放,身体有缺憾的人可以得满足,社会中被压迫的人可以得到自由 (路4 : 18-21)。这三方面我们都不能厚此薄彼的,我们固然要传 福音去抢救人的灵魂,我们也不能忽略人的肉身与社会上的需要。 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清洁,上帝的圣洁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上的潮流是我们之目标,还是上帝的圣洁呢?这些问题都是 我们不断要反省的。我们的一生是否充满爱呢?这并非趋向时 髦,或走哗众取宠的路线。这是以上帝的爱为我们生活的目标,让 与我们接触的人可以感受到上帝的爱。 这些品德都是圣经的价值观》我们需要一生去追求,好让主耶 稣基督的样式可以活现在我们的心中。保罗说:“我为你们再受生 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加4: 19)保罗又说我们需 要"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 : 13)。主耶稣基督就是 我们一生所要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活出像耶稣的样式。 (一)上帝的律法 上帝的律法就如生命之蓝图 上帝造人的时候,就将道德的本性与责任放在人的心里,上帝 的道德律铭刻于人的良知内。保罗指出人可以借着大自然去明了 上帝的神性与永能(罗1 : 18-20),人亦可以透过是非之心与良知 的功能去认识神的道德要求(罗2 : 13-15)。常言道「不怕天,不 怕地,就怕良心来说话。”良心就如一个检控官,在我们的内心中谴 责我们的过犯。良知又好像一位辅导员,在我们的身旁谆谆善诱 地劝慰我们。无论是检控官或是辅导员,一个人的良心都离不开 神的律法。 有些人看神的律法为妨碍,他们会如此说:"为什么上帝要多 管闲事?”“让我们独当一面、让人当家作主,岂不是更省上帝的事 吗!”他们认为上帝的律法诫命妨碍了人的成长,使人未能自由发 挥。但是另外有些人却十分爱慕上帝的律法典章,他们认为上帝 的律法是出于上帝的爱。这些诫命并非约束,而是上帝施予人莫 大的恩典,好让我们能够知道上帝的道德范围。上帝为我们制定 界线后,人就可以在上帝的道德规范里,活出上帝所赐的真自由。 [ Page ] 28 因着上帝的顾念,他将自己的道德要求颁发给我们,藉此让人可以 与他的性情有份。 于此世态炎凉、道德沦亡的世代,上帝赐给我们一幅道德的蓝 图,好使我们不致迷失。这是上帝爱世人的一个明证,他不愿意我 们在黑暗中沦入道德相对论或人文主义的自闭症中。我们也不需 要四处漫无目的地去寻找道德的根据点,或是各人自我当家作主 去挑选自己喜欢的道德标准。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宣告,圣经是 上帝的话,他向世人表明他的道德准绳。我们可以按照圣经的启 示生活而因此得到今生的福乐与永远的生命。 汽车制造商不单造了一部精致的汽车》他更将汽车的说明书 写出来,让使用的人可以按照汽车的性能操作。倘若我们不按照 汽车应有的性能去驾驶,汽车失灵就应该是我们的责任。当计算 机制作人制作了一台计算机后》他会留下详细的说明书给使用的 人。如果用户对制作人的指示嗤之以鼻的话,计算机不能按照它 原有的功能操作,甚至机器出现故障,这是咎由自取。 上帝的律法引进生命的素质 世途险恶、人心诡诈,到处都充满着道德的陷阱,若未能及时 提防,就后悔莫及。可惜》有些人自甘堕落,宁愿不要上帝的指示》 而自我制定标准。他们明明知道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结果必然 不堪设想,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沉迷下去。他们任意妄为,将神的 警告视作笑柄。一方面将人“物化”,使人沦为物质,与动物无异; 另一方面亦将人“神化”,使人具备道德无限心,能自我判决一切道 德的准绳。他们认为于人以外所有关于神的律令都是将人约束, 使人失去了道德的自决权。他们力倡人以外不应有其他的规范, 为此他们不惜将神打下来。正如尼采般,将上帝杀了、又埋葬了。 上帝既死了》谁来当家作主呢?尼采就提倡人里面的“超人”就可 以尽情发挥,使人自己能够过一个自由自主的生活。 上帝的诫律是否真的去约束人呢?试看一下十诫就可以发 现,神的律例乃是释放而不是捆绑,上帝的命令是改革而非摧毁, 上帝的道能使人得自由而不是奴役人,上帝的诫命是正面的而非 [ Page ] 29 负面。就算那些“不可”的诫命,也是带有正面劝谏的意思。上帝 的心意乃是要我们的生活行为,能够符合他圣洁的要求。基督徒 虽不是生活在律法下,然而十诫亦是我们生活的准则。我们虽不 是靠行律法得救的,我们也不能忽略十诫之道德普遍性。 什么时候神的律法不被尊重、上帝的绝对道德标准被忽视时, 人就不再尊重自己及不尊重别人。人性的价值就会被贬低,人性 也会因此被歪曲。社会就沦为“非人性化”的腐朽的境况下。人吃 人、互相利用、放纵情欲等现象就会发生。 上帝的诫律是将生命的质素及幸福的生活带给我们。难怪诗人 如此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1 : 2) “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 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 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 然公义。”(诗19 : 7-9)“行为完全、遵守耶和华律法的,这人便为有 福; 遵守他的法度、一心寻求他的,这人便为有福。”(诗119 : 1-2) (二)十诫精义 第一条诫命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 : 3) 十诫的第一条诫命,开宗明义地申述神人之间的关系。它一针 见血地指出,我们要将神放在人生中的首要位置。这是人生的起点, 也是一切道德标准的立足点。我们的一生若能定位于上帝,即一切 的生活细节都井然有序。因为这位上帝是创天造地的主,按着他的 权能与智慧》开展了此包罗万象的宇宙穹苍。上帝也愿意临近世人 的处境,与人立约建立密切的关系。“耶和华你的神”此词在《出埃及 记》20: 1-17 内,共出现了 5次之多。耶和华是神人立约所常用的称 呼,此圣约可以用人间的婚约作比喻去理解。夫妻要保持婚约内的 贞节,夫妻正常关系以外不应有别的恋人。圣经视婚外情为奸淫、不 忠、邪淫等,这些严厉的用词都表明上帝不喜悦婚约上的不忠。 圣约也是如此,上帝降临于人的处境,与人立约,因此圣约是 神圣的。它将宗教、道德、社会共冶一炉,基于上帝的绝对神性,向 [ Page ] 30 人发出绝对的呼吁。十诫就是上帝向人所颁发绝对的典范,上帝 要求人去遵从,他也要求人对他要忠心、委身。我们要对神表示全 贞、全忠的敬拜侍奉。忠贞的态度就是敬畏上帝的态度,敬畏耶和 华就是智慧的开端。圣经要求我们尊主为大,我们要尽心、尽性、 尽意、尽力去爱主我们的神(太22 : 37)◦我们要本着爱神与服侍 神的宗旨,去面对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我们要让神的标准成为我 们的标准,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为主而做。让主居首位、掌王 权、戴冠冕、坐宝座,主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生命的主。如果主真正 为主,主必须在一切事上作主。十诫的第一条诫命直接指着神人 关系的核心而言,究竟我们的生命是以谁为首呢! 第二条诫命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出20 : 4-6) 不可在神以外有别的神,此诫命明显地指出神在他的圣约关 系里,是一位“忌邪”的神。我们若以婚约为例,即可以明白忌邪的 意义,婚约是神圣的,任何一方不忠»配偶是有权嫉妒的。倘若妻 子任凭丈夫在外面有婚外情,她自己却无动于衷,他们之间的感情 必定有问题。此时此地,太太对丈夫的外遇产生嫉妒,乃是天经地 义的事。同样,上帝是创造与救赎我们的主,他要求我们对他全贞 与全忠也是天经地义的。倘若我们在神以外又敬拜别的偶像,神 也是会嫉妒的。可是,我们心中常常为自己摆设一些偶像,有些是 有形体的雕刻偶像。正如保罗所说:"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 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 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罗1 : 21-23)有些偶像是 宗教方面的自我无限化,譬如新兴的“新纪元主义”所提倡人人的 内心皆有神的无限神性,只要将其往外扩充,即可体验我与宇宙齐 一、我就是神。亦有些偶像是道德无限心的自我崇拜》人认为自己 具备道德的普遍本体,只要经过一番修行即可成德践仁。 这是将人“神化”的无形偶像,但同时也有些偶像是将人"物 化”为欲望、享乐、财富、名利、权势、地位、功勋等物质或物件。这 些东西都可能在我们的心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如同神所 [ Page ] 31 占首要的位置一般。凡是任何的对象或人物,若在一个人的心中 占有完全支配的位置,此东西就可能成为人的偶像。它可以将人 控制过来,为了追求得到此东西,人就会不择手段或不顾一切地去 满足它。这时候,偶像就成为了人的主宰去奴役人。 但是圣经所展示的上帝及他的诫命并非奴役人,而是要人因 着遵行此诫命而得自由。主耶稣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 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 : 31-32)。神既是创天造地的真神,活在他里面的人就能享受他所造 的天地。神既是自由的主,跟随他的人也是活在自由里。因此,去 敬拜服侍这位慈爱全能的主,乃是最大的释放。 第三条诫命 "不可妄称那和华你神的名”(出20 : 7) 妄称即胡乱地称呼、虚妄地滥用、空洞地发誓、鄙屑地污辱神 的名字,这些言语,我们都不能随便使用。神的名字是代表他的属 性,妄称他的名字就是亵渎神的神性。当我们提到神的名字时,我 们不能以不敬虔的态度,在思想言语中污辱神。我们更不能利用 神圣洁的名字,作为污秽的字眼,去表达不圣洁的情绪。中国人常 说:“天啊!",西方人即常于发怒时说:"耶稣基督!”或“基督!”等字 眼。虽然讲的人并不在意,也不一定故意去污辱神的名字,但是于 无意中他们亦触犯了第三条诫命。 保罗说:"至于淫乱并一切的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 也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 说感谢的话。”(弗5 : 3-4)无论我们所讲的妄语是对着神讲的、或 是对着人讲的,都是直接损坏了神或人的名誉及尊严。因此一个 人要在言语上无过错,方是完全人了。 若将此诫命与我们的品德接连起来,即可发现我们不要随便 发誓,不能言之无信。常言道:"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我们必须履行诺言,不能轻忽动用神的名字,宣誓作 保。也不要随便在神面前许愿承诺,我们要"是就是、不是就不 是”、“我们向你们所传的道,并没有是而又非的……在你们中间 [ Page ] 32 所传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总没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林 后1: 18-19)我们不能对神或对人背信食言,我们要谨慎所许的诺 言。言而无信的行为是神所不喜悦的。 第四条诫命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曰"(出20 : 8-11) 十诫的前四条诫命是关乎人与神的关系,第一条的精义在乎 尊主为大、向他尽忠。第二条诫命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尊重神,而 第三条诫命要求我们在言语上敬重神。至于第四条诫命——守 安息日的精义在乎我们在一星期中,将一天分别为圣并专一地敬 拜侍奉神。旧约时期的犹太人,以一星期的第七日为安息日,将 此日分别为圣,以纪念神的创造与救赎工作(申5 : 12-15)◦耶和 华将以色列民从为奴之家的埃及地释放出来,并引导他们进入神 为他们预备安息之地。因此创造与救赎都在此诫命中汇合一起。 新约时期的信徒,以七日的第一日为纪念主耶稣基督的复活, 将永远的安息引进信徒的心中(约20 : 19;洲徒20 : 7;启1 : 10). 主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可 2 : 27)安息日的诫命并非要奴役人,相反地安息日是要将人,从奴 役人身心灵的世务中释放出来。人的最终之释放乃是从罪的奴役 中释放出来。这完全的释放是基于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世人舍 去他的生命,好让世人因他而得到永生。 若将新旧约并合起来看,即可发现圣经是关注从安息至安息 的重点。神的创造是要引导我们进入安息里,永恒的安息是可以 在今生中预先尝到的。无论于七日的最后一日或是七日的头一日 守安息日,我们都是纪念那一天,当我们完全进入永恒时,我们可 以毫无难阻地享受神为我们所预备的安息。 当我们尚未完全进入永恒的安息前,我们在工作与时间上尊 重神。我们六日做工,然后将一天分别为圣,要休息、专一地敬拜 服侍神。我们要好好地管理神所赐的时间,正如保罗所说:"要爱 惜光阴”(弗5 : 15-16),爱惜就是去购买的意思,我们要做一个智 慧人,把时间与机会好好把握,将有限的光阴投资在永恒里。 [ Page ] 33 生命的旋律包含了工作、敬拜与休息。工作是神赋予人创造 的表现,我们透过工作可以显示神创造的本能。因此工作并非犯 罪以后才有的诅咒,工作乃是属灵的、讨神喜悦的事。休息为的是 要走更长的路、更有效的工作,因此休息本身是一个医疗的程序。 安息神学也是近代最需要的信息》在休息里的敬拜也是这个环节 里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五条诫命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曰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 20 : 12) 第五条诫命开始是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这六条诫命是 刻在第二块石板上的。而第二块石板中为首之诫命乃是我们与父母 之关系,由此可见家庭的观念在十诫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孝 敬父母是圣经一贯的教导:“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利19 : 3),“轻 慢父母的,必受咒诅”(申27 : 16),“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 离弃你母亲的法则''(箴1 : 8), "智慧之子使他父亲欢乐;愚昧之子 叫母亲担忧”(箴10 : 1〉,“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 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 许的诫命”(弗6 : 1-3),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 是主所喜悦的,父西3 : 20)。 神设立了家庭,让父母可以在家庭的信赖与温馨内,教导子女 如何分辨是非黑白。一个小孩子首先是在家庭里,由父母谆谆告 诫地学习处世之道。父母的道德抉择与人生之价值观,都直接影 响着小孩子的取向。小孩子德育之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 于神所赐之普及通性恩典里,中国人对孝道之认识至为深切。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敬爱尽于事亲,而德加 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下之孝也。”(《孝经》)“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勋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孝 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 Page ] 34 每一个婴孩呱呱坠地后,他就需要从父母身上学习,如何去分 辨善恶好坏。父母若能按照上帝的教导,谆谆善诱地以言教与身 教的不同方式,潜移默化地善导孩子,他们就能走在正路上。小孩 子早期德性的培育是很单纯的:透过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中,他们 就得到好坏善恶的端倪。当父母以爱与尊重的态度引导他们学义 时,他们就能将这些道德意识的端倪发展出来。正如孟子所申述 的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乃仁义礼智之端 倪。父母于孩童成长的过程中,是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 第六条诫命 “不可杀人"(出20 : 13) 此处之杀人是指谋杀,恶意、蓄意或非法地将他人的生命夺 去。防御性的战争、合法之执行死刑或因自卫而误杀等情况,并不 构成触犯此诫命。此诫命涉及生命的尊严,人是按着神的形象被 造的,因此非法地夺去他人的生命,就是干犯了神的形象。只有生 命的主可以有权去创造及结束人的生命,人是不可自作主张随己 意去决定堕胎、自杀、安乐死、人道毁灭等关乎生死的问题。 有关胎儿的生命权,圣经如此记载:“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 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 了。”(诗139 : 16)早产的胎也是婴孩:“像隐而未现、不到期而落的 胎,归于无有,如同未见光的婴孩。”(伯3 : 16)神提到耶利米于未 出母腹时,神已经认识他:"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 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耶1 : 5)生命的价值是不能被抹煞掉 的,此生命是由精卵受孕形成结合体的胚胎开始的。若在受精卵 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中,把他生存的权利夺去,即是等于杀人。当 然我们要顾虑到医疗性的堕胎问题,于危急存亡之际,医生要决定 抢救母亲或胎儿时,母亲当然是首要的选择。 有关死刑与战争是否也涉及“不可杀人”的问题,我们未能在 此详尽地讨论。但是圣经有提及,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将一个人 的生命,合理地夺去:“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 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创9 : 6)于旧约而言,至少有19项 [ Page ] 35 罪行是需要执行死刑的:谋杀(利24 : 17)、敬拜偶像(申13 : 2- 18)、行邪术〈出22 : 18)、同性恋《利20 : 13)、兽交〈出22 : 19)、奸 淫(申22 : 22)、强奸(申22 : 25)等。当然我们现在并非活在摩西 的律法底下,这些诫律不是在基督的律法及新约中被列为应该行 死刑的。但旧约本身是提及过在合理的情况下,人的生命是可以 被夺取的。 主耶稣将此诫命提升至一个更深入的层面去理解,他说:“你 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 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太5 : 21-22)主耶稣将外在的行为做出深层的剖析,如果一个人内心向他 人怀恨苦恼,他就等于犯了杀人的诫条。一个人内在的意念动机 与他外在的行为罪行,在神的监察下都是一样的严重。 第七条诫命 "不可奸淫"(出20 : 14) 自从西方社会推行性革命以来,此条诫命似乎被忽略了◦教 会对性的问题也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尤其是中国人的文化更不 愿意多谈论此问题。此诫命正面地指出性是神所设立的,在夫妻 的婚姻制度下是一件美事。当起先神造男、造女时,这就是性的 始源,神称之为最好的创造〈创1 : 31)◦在婚姻的制度内,性是夫 妻可以彼此满足,互相成全的。“二人成为一体”(创2 : 24),这是 形容身、心、灵的契合。两个独立异性的个体,透过彼此的委身、生 命互相的交流、爱情水乳的交融»结合为一个共同体,这是一件极 美的事。 《雅歌》第四及七章都以精简的笔法,去描述夫妻性生活的美 丽。于洞房花烛夜时,新娘将她所保留的贞操,洁白无瑕地献给新 郎。“我妹子,我新妇,乃是关锁的园,禁闭的井,封闭的泉源."(歌 4 : 12)此处作者以比喻的手法,将圣洁的贞操比拟为关锁的园,禁 闭的井,封闭的泉源。《箴言》5 : 15-18亦清楚地指出性生活在婚 姻的生活里之专一、贞洁与美丽,“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饮自己井里 的活水。你的泉源岂可涨溢在外?你的河水岂可流在街上?惟独归 [ Page ] 36 你一人,不可与外人同用。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悦你幼年所娶 的妻」 但是,圣经以十分强烈的辞令,去指出婚姻以外的性关系是神 所不喜悦的。把性变为卑劣丑陋的东西,神视之为淫乱、邪荡、奸 淫、通奸、苟合、滥交。保罗直言:“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 神的国吗?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娈童 的、亲男色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国。”(林前6 : 9-10)又说:“情欲 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行这样事的人必 不能承受神的国。”(加5 : 19-21) 此诫命亦强调夫妻的忠贞与个人的诚信,奸淫的事是侵犯一 个家庭的基本与主要的关系。夫妻彼此坚守婚姻之贞节,乃是幸 福家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观念并非老套或陈腔滥调,它乃是美 满人生的金科玉律。近代艾滋病的猖獗,引进全球的危机,其摧毁 力足以毁灭全人类。此公共敌人第一号,就是对性革命所引进家 庭之破坏的最有力的批判。罪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 不能低估违反此诫命所引进的家庭与社会的悲剧。 七情六欲是人性的表现,基督教并非禁欲主义,基督徒也与一 般人的基本性情相同。告子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篇》), 食与色都是人性的基本要素。我们正面地肯定,性是由上帝而来 的,性的经验是爱之结晶,二人成为一体是大圆满的体验。夫妻的 性生活是基于彼此间施受之交织,感情融合的成果。它象征着灵 魂与肉体的联合,也表征着神人之间的参与。性欲并非只是生物 的本能而已,渴即喝、饥即食、累即睡、欲即交等生存的本能。在夫 妻的婚姻生活里,彼此基于爱,去满足对方的需要,这是成全对方 的表现。此诫命于维系近代家庭不至于进一步破裂,会产生莫大 警惕的作用。在家庭的关系里,性是神圣的、是圣洁的、是神所喜 悦的。 第八条谶命 “不可偷盗”(出20 : 15) 孩童最早具备的经验就是拥有权,这个玩具是我的、这个母亲 [ Page ] 37 是我的、这张床是我的。虽然这些玩具孩子已经很久没有去玩过 了,但是一旦别的孩子来了,他们首先声明这玩具是我的。当孩子 渐长后,此拥有权也随之扩充及成熟。他们入学后,老师就会教导 他们拿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还给人。他们逐渐学习尊重他人的 东西,若要借取、必先询问他人的同意,用完以后亦要还给主人。 此诫命指出别人的财产不能拿走、也不能剥夺别人的东西。 偷盗不只是抢夺别人的财物,它也包括去占别人的便宜。自从人 犯罪后,人就有贪婪的心,要去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贪念、嫉 妒、偷窃、盗取就成为堕落人类的特征。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口中 含着一粒糖果,手拿着两根棒棒糖,眼光看着桌子上的三粒巧克 力,心里想着如何去夺取姐姐的一袋糖果。 除了偷盗财产、货品、金钱等物质东西以外,我们尚会偷盗名 誉、版权、时间、数据、专利权等非物质的东西。就工作而论,有些 雇员迟到早退,有些人私用公物,有些人滥用公权,这都是在不同 的程度上犯了第八条诫命。有些人私自复制计算机光盘、复印翻 版书籍。有些公司使用商业间谍,偷窃别家公司的研究成果或商 业专利。有些人取用了别人的意见,或曾经发表过的文章,但又不 加以注明。有些大学教授将学生多年研究的结果,私下拿过来发 表,并且完全将学生的贡献抹煞。在此功利的社会里,有些人会不 择手段地去夺取他们所羡慕的东西。 但是圣经却要求我们要勤奋工作,保罗说:"从前偷窃的,不要 再偷。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弗 4 : 28)他又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要安静作工,吃 自己的饭。”(帖后3 : 10-12)我们也要勤俭节省,不可浪费资源。 全世界超过十五亿的人口,是生活在饥饿贫穷的边缘。然而,在市 场经济的社会中,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因此,商家各 用其谋去诱饵人挥霍无度,任意浪费。可是,圣经提倡我们要作 “管家”,善于管理神所赐予我们的资源。所求于管家的,乃是要他 良善、忠心、又有见识(路12 : 35-38;林前4 : 倘若曾经偷盗过的人,圣经要求我们要立即偿还,甚至在需要 的情况下去做出合理的赔偿。主耶稣对当时讹诈金钱的税吏撒该 [ Page ] 38 说:"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撒该欣然地回应主的呼召,他 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给他四倍。” (路19 : 1-10)四倍的赔偿是有旧约的背景的,《出埃及记》22 : 14, 提到以四羊赔一羊的原则。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亦提到:“若有一 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太5 : 26)一个人愿意如此 做,是表明他对圣经的顺服。这也是属灵的表现,是基督徒应有的 价值观。 第九条诫命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出20 : 16) 此诫命涉及真理、真话、诚实、实情等方面。假见证就是不真实、 虚假、谎言、不诚实等意思。直言不讳与诚实无伪,都是基督徒基 本的人生价值观。主耶稣说:"'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太5 : 37)。保罗亦说「用爱心说诚实话”(弗4 : 15),“你们要弃绝谎言, 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弗4 : 25)。他又说「但要远避世俗的虚谈, 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提后2 : 16)。 我们应尽一切所能去持守此诫命,做人处世务要以诚相待。 说实话与诚实都是能够反映出神的本性,当我们如此做时,我们就 能得到内心的释放。主耶稣基督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 你们得以自由。”(约8 : 32)倘若一个人口蜜腹剑、或口是心非,他 心怀鬼胎时,就不能尝到心中的平安与释放。有时一个谎话需要 另外的谎话去掩饰它,结果谎言又加上谎言,永无止境地欺骗下 去。他的良心会谴责,他的面貌亦会露出破绽。正如西方的童谣 《木偶奇遇记》所形容,当小木偶撒谎后,他的鼻子就长长了。 此诫命很明显提到说谎陷害人,这是恶意的中伤、毁谤别人的 名誉、撒谎以伤害他人。但是有些人即会提出所谓之“白谎”,白色 谎话是不会陷害中伤别人的。甚至,白谎有时是可以帮助他人,譬 如:父亲正在忙或不想接听某人的电话,于是他吩咐孩子向对方说 父亲不在家。另一个情况是医生向病人隐瞒他患有绝症的事实。 其实,此病人迟早都会知道他的病情,隐瞒实情并不是仁慈的做 法。我们应该用爱心与智慧的心去说出实情,我们可以说此人的 [ Page ] 39 病情十分严重,复原的机会不大。我们不应该认为所谓之白谎并 不抵触此条诫命,恶意的陷害固然不对,无意的错言或善意的白 谎,我们亦不能轻视。 甚至于有时我们故意以缄默去隐瞒事实,或是只将事实的… 半真相表白,亦可能有意无意间抵触了此诫命。因为谎言是直接 与神的性情相违,说谎也直接伤害了他自己。就算是无意或善意. 的谎言,仍是一些不真实的话。 第十条诫命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 一切所有的。"(出20 : 17) 刻在第二块石板上之诫律,以孝敬父母的心态为开始,亦以不 贪念为终结。首尾都是以心态、动机、意念为诫命的重点,中间所 夹着的四条诫命都是有关行为的。由此可见,神不独关注行为,神 更注重动机。一个人要在神面前内外合一,通体都要透明。贪是 一切罪恶的本源,未有行动以前,人首先起了念头。动机是行为的 前因,而行为即是动机的结果。 大卫因为贪恋他人的妻子拔示巴,于是就进行了犯奸淫的罪 行及谋杀的行径(撒下11)。亚哈王因为贪恋近邻拿伯的葡萄园, 就用假见证去陷害他,最后下手杀了拿伯(王上21).出卖耶稣的 加略人犹大,因为贪财与其它政治因素,就把主耶稣卖给大祭司, 致使耶稣被害(太26)。这些圣经的例子都指出一件事实,贪念的 心是其它罪行之源头。保罗也是如此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 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 前 6 : 10) 主耶稣基督用了不少比喻指出贪婪之危险与可怕,他说:一个 无知的财主,为了自己产业之多,而不断兴建更大的仓库去容纳这 些费财。可是他的灵魂却一点都没有培养,结果主耶稣说:"无知 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参路12 . 16-21) 贪念就是我们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若以物质享乐为人生所追 求的目标,即会用尽方法、不择手段地去满足自己。物欲主义成为 [ Page ] 40 了支配我们的动力,于是我们所想所求的尽是物质的东西。可是 神要求我们能够凡事知足,保罗说:“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 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 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时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4 : 11-12)他又指出:“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6 : 6) 圣经教导我们对生活上的一切需要,务要以信心去仰赖神的 供应。主耶稣基督说:“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 忧虑穿什么…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 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太6 : 25-34)保罗亦说:“应当 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腓 4 : 6-7) (三)爱的原则 律法的精义与律法主义,两者虽涉及律法,但意义上却分道扬 镰。律法主义是将神的诫命视作一系列的律例典章,人可以借着 遵守律法上的诫条而得以称义。主耶稣基督时代的法利赛人,就 是以严紧遵守律法为通往神的必经道路。一个人若要在神面前站 立得住,就必须行律法。保罗称之为立功之法,一个人是靠着自己 的功德修行,盼望可以在神面前称义。 主耶稣宣称这些以律法主义为宗旨的法利赛人为假冒伪善, 他说:“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把难担 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他们一 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缝 子做长了;喜爱筵席上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太23 : 1-12) 他们遵守律法主要是自我为义,只有外貌的敬虔而没有内在的属 灵实际。 一切芸芸宗教都是基于立功修行之法,因着人的苦修积德,希 望可以超脱而得成正果。但圣经看此法是行不通的。基于人的力 量单薄不足,又因犯罪后人的德性软弱,人不可能靠着自己行出律 法上的要求。再者神是完全的,我们怎能像他一般的完全呢?何 [ Page ] 41 况圣经指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 条。"(雅2 : 10)律法是叫人知罪,正如X光可以将人体内的骨骼都 显露出来一样。如果没有律法,人就可以任意妄为了。但是因为 有了律法的标准,人就不能推诿。神的律法向人宣告神是一切道 德准绳的标准,他亦要求人去遵守此准则。借着律法,我们可以分 辨是非黑白。但律法本身是不足去救赎世人的。 于是,神另外为人开出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这条路是基于神 的爱、借着人的信去成就的。保罗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 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 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 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 : 8-10)这条路是爱的道路, 因为神是爱,他要求我们以爱去响应神的爱。主耶稣说:“你们要 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 理的总纲。''(太22 : 37-40)神知道人的软弱,未能行出律法上的要 求,因此主耶稣基督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律法(太5 : 17-18)。主耶稣是以爱去成全律法,他爱我们到一个地步,甘愿为 我们钉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保罗说:“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 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 : 8) 我们做基督徒的,不再是靠行律法称义,我们乃是凭着爱的原 贝、靠信心到主的跟前。爱的原则永远是永不改变的原则,因为爱 是永不止息的。基督教提倡三个主要观念:信、望、爱(林前13 : 13)。信、望、爱,成为了基督教伦理价值观的基本要素: 信 “信"是信心、忠信、诚信、信实、信德等观念。一方面"信"是对 信仰内涵之表态,基督徒相信神是爱,主耶稣为世人的罪被钉在十 字架上,人可以借着相信主而得到永生。这是信仰的表白与信心 的表态,圣经直言:"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 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11 : 6) 但“信”仍有另一方面的表现,它是人之忠信的品格,亦是人与 [ Page ] 42 人之间的信实、信用、诚信与信德等人际的态度。保罗说:“用公义 当作护心镜遮胸,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弗6 : 14-15)“公义” 与“信德”都是指着人的德行与信用。人的言语行为要一致、知行 要合一、内外要透明、通体要光明磊落。中国人常说:“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这都是提倡言语要有信用。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 可也”(《论语*为政篇》又谓:"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 上》),“忠信者、交之庆也”(《管子.戒篇》)。这些伦常教化都是指 向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关系。 可是,近代人只讲利而不讲信,利害关系成为了交友之道决定 性的因素。家庭婚约沦为社会公约而已,夫妻只有互惠的利益关 系,忠信贞操等已经不再是宝贵的价值。于是,婚前性生活、婚外 性行为、换妻、试妻等新兴玩意层出不穷。朋友之间的关系只是可 利用的踏脚板,尚有利益关系的,就仍可维持往来。一旦此利益关 系破裂时,交往即随时可中断。 望 “望”是盼望、希望、仰望、期望等意思。“望”乃是基督教特有 的历史观》历史并非循环不息的演变。按照圣经而言,历史乃是神 在时间里的作为。时间是有始有终的,神在时间空间的领域内,施 行他奇妙的作为。循环不息的历史观是没有应许与应验的,应许 与应验就是全能的神于人类历史的开始与终结之作为。他在事情 尚未成就之前,借着先知和使徒预先昭告世人。神要求人以信心 期待、等候、仰望神在历史中即将要成就的作为。 盼望乃是我们身处应许与应验之间的张力,毅然承担神的托 付.在现今的生活中尽力去完成神的旨意。委身、责任、使命、承担 都是因着对神的应许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心,而产生出来的回应。 圣经说言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 : 1)。旧约圣经称神为立约之主,他的应许永不落空,而我们这些立 约之仆,应当忠心地去尽盟约的责任。 可是近代的社会越来越不提倡责任感,我们做事得过且过、马 马虎虎、苟且偷安。尽忠、恩情、道义等价值观,已经不再存在于我 [ Page ] 43 们日常的字典里。人们只重视投机取巧、送礼奉迎、不择手段。至 于苦干、实干、尽忠职守、尽义务、守恩情等价值观念,人们就认为 是唱反调或高调,不合时宜。 爱 “爱”是基督教的核心信仰,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 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 : 13)约翰说:“没有爱心 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约壹4 : 8)神既是爱的源头,他 就可以命令我们去爱。因此,主耶稣将整本圣经的诫命归纳为: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 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 : 37-39)主耶稣又进 一步命令:“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 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 : 34)彼得也是如此说:“万物 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最要紧的是彼此切 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4 : 7-8) 爱是价值中最崇高的,爱也是维系所有价值的枢纽中心。有 爱的地方就有神的同在,我们爰神就是认识神。当我们彼此相爱, "众人因此就认出我们是主的门徒了”(参约13 : 35)。 可惜,在现今的社会里,有许多人并没有感受过真正的爱。他 们没有尝过父爱的温暖、母爱的温馨。难怪,他们对天父的大爱不 了解。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在家庭里面提倡爱心、信心、盼望的 心。其实,圣经常以家庭的背景来形容神人之间的关系,譬如:“得 儿子的名分”(弗1 5)、“神家里的人”(弗2 : 19)、“同为后嗣”(弗 3 : 6)、“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弗5 : 8)、"这是极大的奥 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然而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弗 5 : 32-33)。 这三个基本的价值观:信、望、爱,都是放诸四海皆通行的金科 玉律。它们都是神于创世以来赋予人类的,并且引证于世世代代 的人性表现中。当然,这些基本的价值一旦落实于不同文化体系 中时,就可以有不同的着重点与特有具体之表现。但家庭本身也 就是价值,这观念是无可推诿的。一个家庭是建基于诚信与责任 [ Page ] 44 感上的,而家庭之价值观最崇高的表现莫过于爱心。 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家庭结构的表现:北美的家庭以小康之 家为主,欧洲及亚洲多提倡家族宗亲之关系,而非洲的家庭即以部 落为主。大家各有千秋,我们需要提倡以长补短、去芜存菁。一方 面我们要彼此欣赏,另一方面我们亦要肯定信、望、爱仍是家庭的 核心价值观。 多年前美国克林顿总统的私生活出现绯闻,他固然是一个非 常杰出的行政人员,美国的经济与外交的声望都可以证实此事。 然而,他的私生活却值得我们提出严厉的批评。他对妻子不忠、对 婚约不重视。他对权力与性爰的欲望和野心,达到一个不可约束 的地步。这种生活行为与伦理价值观,并不是我们做父母可以用 作教导下一代的楷模典范。一个人若失去了诚信,他的工作表现 也只是一种手段。他对爱的认识也只能沦为性爱的关系。一个领 袖是否只有行政的才华、卓越的管理、魅力的仪容等方面,就可堪 称为成功的领袖?他的私生活、道德情操、个人品格是否无关重 要呢? 圣经所提出来的领袖典范,是将领袖的工作表现与个人品德 兼容并蓄。这与中国宋明时,新儒家所提倡的内圣外王非常吻合。 人的内心要成圣,这是品德的内在价值观。有了此内在品德后,他 尚要有外在办事的技巧与能力。两者配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 彰〈诗 78 : 72)。 基督教家庭所要培育的人才,就是“按心中的纯正、手中的巧 妙气"(诗78: 72)去待人接物。我们教育的价值观乃是信、望、爰。 “信”是因着对神的信心》而产生对人诚信、信实、信用。"望"是基 于对神应许的盼望,而产生对事的尽忠、负责、委身。"爱"是回应 上帝的爱,而对人产生真挚的爱心。 (四)圣灵的果子 我们需要有耶稣基督长成的身量,让耶稣基督的样式成形在 我们心中,这并非靠着人的修行苦练,乃是神在我们身上奇妙的作 为。这也是神的灵在我们心中结出圣灵的果子,保罗如此形容圣 [ Page ] 45 灵的果子:“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 善、信实、温柔、节制."(加5 : 22-23)保罗以三个不同的组合,去形 容圣灵所结的果子。第一个组合计有仁爱、喜乐、和平。 仁爱 仁爱即是无私的、舍己的、牺牲的、无条件的、付出的、倾倒的、 施与的爱。此爱就是神的本质,也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露出来 的爱。 爱的真谛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所记载爱 的一章。保罗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 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 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 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 : 4-)圣经要求我们去活 出这些标准来,但不是靠着自己人为的力量去做,乃是依靠圣灵在 我们的内心中不断的作为,去结出仁爱的果子来。 喜乐 喜乐是神的心意,他要求我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 要喜乐……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 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 你们的心怀意念。”(腓4 : 4-7)保罗又进一步说:“要常常喜乐,不 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 意。”(帖前5 : 16-18)喜乐是有医疗的功能的,“喜乐之心,乃是良 药"(箴17 : 22)。喜乐并非靠外在的感官刺激所形成的感觉,喜乐 乃是由神而来的内在属灵状态,它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内在喜乐 的心境可以超越外在环境的恶劣。客观的外在环境可能不会立时 改变,但是主观的内在心境却可以因着圣灵的同在,而从困窘提升 至喜乐。 和平 和平与喜乐常常一齐来讲,保罗说:"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 [ Page ] 46 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14 : 17)神是赐平安的神 (罗15 : 33),主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 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 怯."(约14 : 27)主耶稣基督就是这位赐平安的主,因为他是和平 之君(赛9 : 6)。因此,大卫写诗说:“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 地善,何等地美!”(诗133 : 1)此理想只有圣灵的同在,才可以真正 地在生活中体验得到。我们可以凡事处之泰然,以平常心要应变 惊涛骇浪的巨变。主耶稣更进一步地指出:“使人和睦的人有福 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5 : 9) 忍耐 第二个组合包括了忍耐、恩慈、良善。忍耐是形容神对人的宽 容,圣经说神不轻易发怒(出34 : 6;诗103 : 8)。此字的字面意思 是长鼻子,当人有一个长鼻子的时候,他的怒气也因着鼻子长而不 会向别人发泄出来。圣经也要求我们彼此要忍耐宽容。保罗说: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弗4 : 2-3)他又说:“照他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你们 凡事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西1 : 11)忍字心头一把刃,若不是圣 灵的工作,人根本没有办法能够做得出来。 其实我们是基于神的应许,然后去忍耐到底,保罗说:"你们所 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 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 能忍受得住。”(林前10 : 13)我们因着相信神的应许,深深体验到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实在。绝处总是会逢生,拨 开云雾又会见到青天,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恩慈 恩慈在旧约是用于形容神那忠诚不变的慈爱,诗人说:“你们 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诗136 : 1)神的 恩慈是基于他与人所立的圣约上,神的信实确保他会坚守此盟约。 圣经常常将信实与慈爱放在一起,“你向仆人所施的一切慈爱和诚 [ Page ] 47 实…”(创32 : 10)因此神也要求我们同样地以诚实与恩慈相 待,“凡遵守他的约和他法度的人,耶和华都以慈爱诚实待他。” (诗 25 : 10) 保罗也是如此劝导我们说:“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 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4 : 32)我们需要实 践恩慈的生活,每天不怀恨,务要饶恕别人,并要以善胜恶(罗12 :21),这也是主耶稣所说的,不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要转过左脸 给别人打、同他走二里路、爱你的仇敌(太5 : 38-48)。一个人若怀 恨在心,其实受害的就是他自己。主耶稣基督说:"你们饶恕人的 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 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 :14-15) 良善 良善与恩慈常常都会联在一起》因为两者都是以美善去对待 别人。神是良善的,他会将“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 都从上头赐给世人(雅1:17)。保罗也是如此劝导我们:“你们要 谨慎,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恶报恶。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众人,常 要追求良善。”(帖前5 : 15)我们只要祝福、不要诅咒,不要为恶所 胜、务要以善胜恶。我们既不念旧恶,也不必记账新恩。害人之心 不可有,凡事从好处着想。良善的人通体透明、光明磊落,不会心 怀二意,也不会口蜜腹剑。保罗说:“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 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罗15 : 14) 信实 第三个组合是信实、温柔、节制。信实此字希伯来文为阿门, 原始意思为柱子,颇像我们中文的中流砥柱之涵义。它指着坚固 结实的意思(赛22 : 23), 后来将此字推演成为可靠实在之意。圣 经以信实来形容神,摩西说:"所以你要知道耶和华你的神,他是 神,是信实的神。''(申7 : 9) 使徒约翰宣称主耶稣为“阿们的,为诚 信真实见证的”(启3 : 14)。上帝既是信实的,他会按着他的应许 去施恩给我们。约翰进一步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 [ Page ] 48 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 : 9) 这位信实的主要求我们这些跟随他的人,也要凡事诚信、忠 心、实在。主耶稣基督如此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主所 要求的人乃是良善及忠心的人。并且在小事上忠心,神也会把大 事交给他。保罗同样地说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 4 : 2)圣灵亦见证说:“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 冕。”(启2 : 10)信实并非人文的修养可以达到的境界,信实的品德 乃是圣灵内住在一个人心里的作为。 温柔 温柔乃是有立场与原则,但并不盛气凌人。旧约的摩西就是 一个典型的例子,圣经说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 (民12 : 3)谦和与温柔是同一个字。此字在新约亦用于主耶稣基 督身上,主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甑,学我的样式。” (太11 : 29)温柔的人可以容纳别人不同的意见,他尊重他人而不 排异议。 保罗更进一步将此真理引用到我们的生活上,他说:“凡事谦 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弗4 : 2-3)温 柔的心乃是强者的表现,一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语、情绪、意志、 感情,使他整个人都能够按照神的性情而行。保罗继续说:"所以 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 忍耐的心。''(西3 : 12)这一切内在属灵的品德,只有圣灵内住在一 个人心里才可以表现出来。 节制 节制是神的性情的属性,圣经说:“就得与神的性情有份…… 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彼后1 : 4-7)神约束他的震怒,不 将审判立时归于人,正如保罗所说:“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 犯的罪。”(罗3 : 25)神也要求我们要有节制,能够约束自己的心思 意念、言语行为,好让我们可以表彰神的性情来。节制就是我们的 自律、自守其规律、约束我们的心,攻克己身、使身服我。这并非单 [ Page ] 49 是我们的道德修养功夫,宋儒程明道提倡“敬以束内”,程伊川即倡 导“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朱熹的心性之学提倡“灵虚只是 心”。这些成德践仁的功夫,虽然是非常崇高,可惜它们都缺乏力 量去完成。但当圣灵内住人的内心时,圣灵就可以掌管他的心思 意念,使他可以行出神的要求来。这是圣灵在人心中所结的果子。 圣灵的果子就是活出基督的样式来,也就是每一个基督徒所 要追求达到的境界。圣灵的果子也是我们的价值观,当我们进一 步讨论到道德的成长时,我们将会详细去分解。我们基督徒的价 值观,可以用耶稣基督的一生作为依归。借着圣经的启示与圣灵 的启迪,我们可以达到神所要求我们达到的目标。此目标就是耶 稣基督长成的身量,他的样式成形在我们的心里。 [ Page ] 50 ***** This is the end of the e-text. This e-text was brought to you by Tyndale University, J. William Horsey Library - Tyndale Digital Collec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