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holder: Tyndale University, 3377 Bayview Ave.,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2M 3S4 Att.: Library Director, J. William Horsey Library Copyright: This Work has been made available by the authority of the copyright owner solely for the purpose of private study and research and may not be copied or reproduced except as permitted by the copyright laws of Canada without the written authority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Copyright license: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itation for English references: Wong, Enoch Kin On 王健安. Ling ting xin sheng 聆聽心 聲. Translated by Chen Yongcai 陳永財, Toronto, Ontario: Jianada Hua ren shen xue yuan ling dao xue yan jiu zhong xin; Xianggang: Guang en ying yong shen xue yan jiu she, 2021. Citation for Chinese references:王健安:《聆聽心聲》,陳永財譯,Toronto, Ontario: 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領導學研究中心;香港:光恩應用神學研究社,2021年。 ***** Begin Content ****** TYNDALE UNIVERSITY 3377 Bayview Avenue Toronto, ON M2M 3S4 TEL: 416.226.6620 www.tyndale.ca Note: This Work has been made available by the authority of the copyright owner solely for the purpose of private study and research and may not be copied or reproduced except as permitted by the copyright laws of Canada without the written authority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Citation for English references: Wong, Enoch Kin On 王健安. Ling ting xin sheng 聆聽心 聲. Translated by Chen Yongcai 陳永財, Toronto, Ontario: Jianada Hua ren shen xue yuan ling dao xue yan jiu zhong xin; Xianggang: Guang en ying yong shen xue yan jiu she, 2021. Citation for Chinese references:王健安:《聆聽心聲》,陳永財譯,Toronto, Ontario: 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領導學研究中心;香港:光恩應用神學研究社,2021年。 [ Citation Page ] 聆聽心聲 王健安著 陳永財譯 硏究團隊:譚峻斌、孔祥炯、黃祥舜、徐權能 [ Title Page ] a 聆聽心聲 著 者王健安 研究團隊 譚峻斌、孔祥炯、黃祥舜、徐權能 譯 者陳永財 裝幀設計宋夢雙 責任編輯王健安 出 版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領導學研究中心, 與光恩應用神學研究社(香港) 發 行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領導學研究中心 版 次 2021年2月初版 網 址 www.ccst.ca 國際書號 978-1-9994485-3-0 版權所有 © 2021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領導學研究中心, 與王健安 獻給那些跨代的信仰領袖: 那些為了神的國度,在主的葡萄園 忠心地勞苦的加拿大華人移民教會 的牧者和平信徒。 [ Title Page Verso ] b 題獻 • V 目錄 • VI 圖表列表 • IX 縮略語 • XI 序言:區應毓牧師 • XII 序言:梁家離牧師 • XIV 自序:王健安博士 • XVI 序言(原版):譚文鈞牧師 • XVIII 序言(原版):馬英傑牧師• XX 前言(原版):王健安博士 • XXII 1•導論 • 1 加拿大華人移民教會和加拿大本地出生的華人基督徒 • 2 少年和青年離開信仰:一個全球現象 • 8 加拿大本地出生的華人基督徒信仰旅程的路徑 • 12 研究的範圍和目的 • 17 報告的概覽 • 18 2.理解宗教聯繫和行為 • 22 跨代影響 • 23 充滿活力的群體 • 25 友師經歷 • 29 脫離宗教和背教 • 31 結論 • 34 [ Page ] VI 3.宗教類型、分析和發現 • 38 友師經歷 • 42 充滿活力和真誠性的群體 • 53 失效的領導 • 69 不健康的文化 • 79 生命轉折 • 96 戀愛的困惑 • 114 智力複雜性的冒起 • 118 性和性取向 • 127 在特別聚會中經歷神 • 144 父母的影響 • 158 結論 • 167 4.範式轉移-方向性行動建議 • 174 1. 從“餃子”到耶穌 • 175 2. 從歸屬到激進的門徒身份 • 178 3 .從教科書的指導到踏上生命旅程 • 181 4 .由保護到預備 • 182 5 .由「聖徒博物館」到「療癒創傷的醫院」 • 186 6 .從僵化到流動 • 188 7 .從階級制度到權力距離的收窄 • 190 8 .從「困在中間」到「重燃異象」 • 194 結論 • 197 [ Page VII] 附錄A:研究方法 • 200 附錄B:質性半結構化訪問:招募、訪問過程、數據分析 和訪問工具 • 209 附錄C:電子調查問卷工具:「何去何從」• 216 附錄D:電子調查問卷回應者和研究受訪者的概況 • 232 附錄E:父母對受訪者信仰形成的影響 • 239 附錄F:關於思考和討論方向性行動建議的建議問題 • 246 參考 • 250 [ Page ] VIII 表1.1:加拿大華人人口,加拿大本地出生人員和華人基督徒人口(Li, P. S., 1998, p. 67, table 5.2; Wang, 2006, pp. 79-80, 85, table 4.2 & 4.4) • 4 表1.2:加拿大華人和加拿大華人福音派信徒(移民和非移民)以及他們居住的地方 (Statistics Canada, 2014) • 6 表1.3:第二和第三代加拿大華人和加拿大華人福音派信徒 (Statistics Canada, 2014) • 7 表3.1:總結不同宗教類型中的決定性因素 • 40 圖3.1:友師勉導經歷 • 42 圖3.2:群體經歷 • 55 圖3.3:接納和開放 • 57 圖3.4:互相支持 • 58 圖3.5:真誠性和透明 • 59 圖3.6:歡迎 • 62 圖3.7:友誼的經歷 • 65 圖3.8:分階級和失效 • 71 圖3.9:具使命導向性 • 75 圖3.10:太中國化 • 76 圖3.11:被剝奪權力的群體 • 80 圖3.12:培育 • 81 圖3.13:玩弄政治 • 83 圖3.14:族裔性太強 • 84 圖3.15:不適切的教導 • 85 圖3.16:虛偽 • 88 圖3.17:内部爭吵或衝突 • 91 圖3.18:生命轉折 • 96 圖3.19:對生活方式不切實際的要求 • 102 圖3.20:太忙以致不能出席教會聚會 • 103 圖3.21:生活方式變更令教會出席率下降 • 104 圖3.22:由於地域上的遷移而令教會出席率下降 • 106 圖3.23:感到因為生活方式決擇而被論斷 • 112 圖3.24: CCIC關於社會和智力課題的教導 • 119 [ Page ]IX 圖3.25:信念與小時候不同・121 圖3.26:學校讓我接觸挑戰我信仰的新觀念 .122 圖3.27:幫助我探討最艱難的問題.125 圖3.28:性別、性和同性戀 ・129 圖3.29:女性應該和男性同樣擔任領袖・130 圖3.30:容許獨身的同性戀傾向者全面參與事奉・131 圖3.31:教會應該為男女同性戀者主持婚禮.132 圖3.32:教會關於性的教導是完全不切實際的・134 圖3.33:教會在講道中處理困難的問題・137 圖3.34:參加加西華人基督徒冬令會 .146 圖3.35:參加加東華人基督徒冬令會.147 圖3.36:參加「中學生春令會」.150 圖3.37:參與短宣・154 圖3.38:在短宣旅程中信仰變得有生命活力.154 圖3.39:父母的宗教性・159 表A.1:電子問卷回應者宗教類型・207 圖D.1:電子問卷回應者的性別・233 圖D.2:電子問卷回應者的年齡分佈.233 圖D.3:電子問卷回應者的地區分佈.234 表D.1:受訪者的地域/地區・235 表D.2:受訪者的性別・235 表D.3:受訪者的年齡・235 表D.4:受訪者的婚姻狀況・236 表D.5:受訪者的個人資料・236-238 表E.1:父母的影響一高度參與者・239-240 表E.2:父母的影響一較少歸依者・241-242 表E.3:父母的影響一屬靈的「沒有」者和「終結」者 .243 表E.4:父母的影響一不可知論者和無神論者・244 表E.5:父母的整體影響相對宗教類型 • 245 [ Page ]X 縮略語 A&A 不可知論者和無神論者 CBCC 加拿大本地出生華人基督徒 CCIC 加拿大華人移民教會 HE 高度參與者 HF 流血的信仰 LA 較少歸依者 LTTV 聆聽心聲 SND 屬靈的「沒有」者和「終結」者 [ Page ]XI 序言 區應毓牧師 研究自然科學的人會採用培根的歸納法:從問題的實在處境中提問,觀 察有關的實在資料,反思問是的所在;又依據過去累積的知識,構成一假設, 並將此假設進一步研究及推理。然後,測試及修正此假設;最後,得出結論。 這是歸納法的方法論,其原則包括:同因法(agreement),即同因得同果; 異因法(difference),異因得異果;共因法(joint method),共同使用以 上二法;聯因法(concomitant variation),因果之變數相聯等原則。 研究聖經的人同樣提倡歸納讀經法,由經文引申出原則,藉具體的文本 提煉出普遍的道理,再應用於實際的生活上。歸納讀經法需要觀察經文的何 人、何時、何處、何事、何故、何法等。觀察逾入微細緻,解釋逾精準可靠;這是 客觀的科學方法,放諸四海皆通用。研究教會增長的人也是同樣倡導客觀的 科學方法,藉著問卷與採訪來收集資料;然後,以統計學的分析方法去解讀 所收集的數據。研究員進一步將所分析的結果,歸納為相關的條目和主題, 這是嚴謹的科學方法。 王健安博士對下一代的研究就是沿革著此嚴謹的方法與思路來進行, 藉著耐心的採訪,去聆聽下一代的心靈呼聲。後現代的年輕人需要有人去關 愛他們,不是光用說教的形式去強加於他們身上;而是與他們同行為伍,讓 他們可以自由地傾吐內心的掙扎。研究員並不是審判員去論斷他們,而是存 著同理心去聆聽。經過多年的研究,王博士歸納出下一代信仰流失的一些端 倪;並總結出十項有關下一代流失的主題,首當其衝的就是年輕人在成長的 過程中,缺乏與他們同行的"勉導經驗"(Mentoring Experience)。現在 [ Page ]XII 的年青人既沒有良好榜樣的益友作為同路人,也缺少了與他們同行的屬靈 "勉導"(Mentor)1。 年青人在教會中找不到真誠的信仰群體(Authentic Community), 也沒有摯友真朋的益友、他們感到不被接納,缺乏歸屬感;又認為教會的領 導人虛偽或不瞭解他們。海外華人教會的文化與他們格格不入,或是他們感 受到教會內部的矛盾問題太多。青年期是人生的轉折期,充滿各樣的迷思 -失戀、失意、失調。於是,當他們上大學時,受到各種學術的沖激-來自科 學與信仰的衝擊、性傾向的困惑等問題;他們就逐漸離開教會及信仰群體, 成為流失的一代。 王博士細心聆聽年青人的心聲,以守望者的心態為他們發聲、吶喊、呼 籲,盼望父母、教牧、教會的領袖能重視年青人流失的嚴重性。他不光是發出 曠野的呼聲,更是提出一些具體的方案,藉此堵塞破口。他以拋磚引玉的手 法,呼喚上一代務必懸崖勒馬,當機立斷地正視此問題;並且,群策群力、集 思廣益地共同迎向下一代流失的癥結。祝願《聆聽心聲》啟動新一代的希望, 引進迷失一代的曙光;讓耶穌基督的真光再度照耀在下一代的心靈內。 區應毓牧師,Ph.D. 加拿大華人神學院聯校校長 1 Mentor一詞源於古希臘荷馬所著《奧德賽》(Odyssey)史詩中的人物。當奧德賽去攻打特 羅伊(Troy)時,他將兒子交付Mentor來“勉導"他成長;後來•也是Mentor激勵他的兒子 Telemachus去勇敢地面對敵人和困難。 [ Page XIII ] 序言 梁家麟牧師 王健安博士是我最欣賞敬佩的其中一位華人學者,生命和服事都有亮 麗見證。他帶領完成《聆聽心聲独勺研究,為普世華人教會作出了重大的貢 獻。 華人教會在教會事工的實證研究方面,一向做得不多。我們的學者大多 長於理論整理而短於事實觀察,具田野調查,包括量性調查和質性訪問的訓 練的鳳毛麟角,所以只能從事從書本到書本的探研。當要分析現實種種時, 我們所依據參用的,幾乎都是西方肢體的研究成果,在徵用時只能假設:時 代和人心,東西方大致相同。這更不要提能從具體數據提煉出時代趨向、發 展規律,乃至社科理論了。因此,王健安博士在實證研究的長期耕耘,貢獻出 一個接一個的成果,便顯得特別珍貴了。 《聆聽心聲》所要呈現的,是加拿大年輕一代華人與基督教會相關的心 態,他們的樂與怒、關懷與拒絕、盼望與沮喪。這肯定是所有關心華人教會發 展前景的人都得參用的研究成果。毋庸多言,我們都面對在思想價值,乃至 生活習慣上的世代斷層;如何有效地將信仰傳遞給年輕人,幫助他們成為耶 穌基督的真實門徒,又讓他們承接教會發展和福音使命的責任,都存在巨大 困難,都是嚴重挑戰。華人教會不能承受失落年輕一代的後果,這是幾乎所 有具識見的教會領袖的共同認信。 非常欣賞王博士的調查設計和背後的思路,他關心的不僅是教會該如 何吸引和留住年輕一代,更關心信仰和教會在他們的生活裡的位置和作用。 他所提出的整全教導、重視實踐、預備旅程、包容探索、靈活模式、賦權參與、 重燃異象等建議,都是擲地有聲的金石良言。 [ Page ] XIV 年輕一代對耶穌基督的順命跟隨,比他們對教會的參與和委身更為關 鍵。只要他們真誠地相信基督,活出信仰,承擔使命;他們即或無法投入目 下的華人教會,也可以創建屬於他們那一代的教會。事實上,今天在加拿大 與香港,最具活力的教會,幾乎都只有不到半個世紀的歷史,跨越數代和百 年傳統深厚的寥寥無幾;也就是說,她們都是由我們這一代所建立的。江山 代有才人出,每代信徒都會發展出適合他們,也適應時代的教會來。當然我 們都盼望兒孫能繼承家族生意,事工歷百載而不衰,不過若是事與願違,亦 是無可奈何的事。如此,怎樣協助年輕一代建立真實的信仰,福音如何在他 們的生命土壤裡紮下,他們如何經驗耶穌基督的主權,思想和生活如何被翻 轉,這些都是特別需要跟進思考的大哉課題。這也是本書言及的「從歸屬到 激進的門徒」的部分。 數年前,筆者拜讀了這部作品後,佩服之餘,立即要求王博士將之翻譯 成中文,王博士表示這已在他的計劃中。經洽談後,我們在香港邀請了陳永 財弟兄幫忙,在短時間完成翻譯。又得王博士允許,讓筆者有份參與的香港 光恩應用神學研究社贊助翻譯經費,聯合出版中文版,這是榮幸的事。這裡 請讓筆者用聊聊數語,表達對光恩應用神學研究社的黃鐵城先生和所有董 事的答謝,他們在尚未目睹本書的書稿之前,便已慨允出資參與翻譯和出 版,這份對人的信心和對使命的承擔,筆者銘感不已。 聆聽是相互理解和建立關係的第一步,聆聽是第一步。 梁家麟牧師,Ph.D. 香港建道神學院榮譽院長 2021年2月1日 [ Page ] XV 自序(原版) 王健安博士 當《聆聽心聲》報告於2018年出版後,很多不同地方的華人教會領袖及 家長詢問是否會把整個報告翻譯作為中文,方便華語讀者了解研究結果及 行動建議。感謝主在2019我們用中文及英文出版了簡短版提供給下載。可 惜的地方就是簡短版未能把下一代被訪者的心聲及定量研究的資料放在中 間。不但如此,許多關於方向性行動建議的材料也沒列入在其中去提供給中 文讀者對下一代的信仰心路歷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感謝上帝的恩典及供應,香港光恩應用神學研究社同意提供專業翻譯 員來完成《聆聽心聲》報告中文翻譯。所以特別感激研究社及社長梁家麟牧 師牧師/博士 (香港建道神學院榮譽院長)的支持及慷慨,在這計劃上提供翻 譯全部費用。另外,有兩位奉獻者把中文版報告打印的費用也全數奉獻。離 然翻譯版絕大部分的內容與英文版是相同。但因應中文讀者的需要,某些詞 句在中文版中作了適當的調整及更改,以配合讀者文化的要求。然而,假若 中文版有任何不缺的地方,作為報告的作者,我是為這些不足全負責任。讀 者們若有興趣去完全了解報告的分析,可參考《聆聽心聲》英文版。 最後我要感謝梁家麟牧師/博士及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院長區應毓牧師/ 博士為這中文版報告賜下序言。特別多謝區院長無論在研究計畫及我事奉 上常有支持及鼓勵。多謝加拿大華福總幹事譚文鈞牧師及前總幹事馬英傑 牧師在整個研究提供平台及作為夥伴。也多謝研究團隊(譚峻斌博士,孔祥 炯博士,徐權能博士和黃祥舜博士)在研究設計及處理數據提供協助。並黃 祥舜博士在中英文的圖表提供設計。 [ Page ] XVI 願上帝繼續祝福加拿大華人教會,為著祂的國度,不斷成長茁壯,薪火 相傳,直到主來! “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羅11:36) 王健安博士, Ph.D. 加拿大華人神學院 領導學研究中心主任 實踐神學助理教授 2021年2月20日 [ Page XVII ] 前言(原版) 王健安博士 《聆聽心聲》(LTTV),之前稱為《何去何從貝》(TWSWG),的意念在2013 年萌發,那時候加拿大華人移民教會(CCIC)2一群有心的牧師和領袖檢視加 拿大福音團契(The 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Canada)《流血的信仰》 (Hemorrhaging Faith; HF)這個有關加拿大青年的宗教性的研究的發 現。雖然HF的發現提供新的洞見,引導人們在處理青年人離開基督教根源 時明白問題所在,但這個研究沒有就移民教會群體,特別是居住在加拿大那 些可見的「少數群體」(“visible minority''),怎樣需要在教會的「祖家」文化 和「新家園」的多元文化環境之間作裁決提供任何種族標記。不過,HF引起 牧者們提出以下問題的興趣: 對在加拿大本地出生的華人基督徒(CBCC)3來說,信仰歷程會是怎樣 的?在這個環境中成長時,甚麼塑造他們的信仰和價值觀?他們遇到甚麼社 會衝擊,以致影響了他們很多人放棄他們的基督教根源?CCIC領袖可以怎 樣處理本地出生的人這样出走,一個我們不能再將這現象描述為「沉默無 聲」(Wong, 2015)?甚麼資源和策略可以支持他們渴望成長、自主和成熟? 就這個現象為甚麼和怎樣發生,有許多人提出個人的建議。有些可能是「大 眾智慧」和「人們喜歡的直覺」(Francis & Richter, 2007, p.l)。不過,很少 有實證研究,超越猜想和推測;更少致力包含在加拿大本地出生的華人基督 徒的看法和情緒,而這是教會領袖十分關心的。為了回應這些好奇,我請求 加拿大福音團契准許使用和修改HF的工具,以CBCC的信仰旅程為目標, 在CCIC中開展類似的研究。加拿大福音團契的研究和媒體關係主管希姆斯 特拉(Rick Hiemstra)以及加拿大福音團契的少年和青年事工圓桌計劃團 2除非特別註明、加拿大華人移民教會指更正教宗派、並只限於這些宗派。 3除非特別註明、加拿大出生的華人基督徒指更正教宗派、並只限於這些宗派。 [ Page ] XXII 隊仁慈和慷慨地批准和支持《聆聽心聲》這計劃。 毋庸多言,研究CBCC的信仰旅程,需要CCIC利益相關者的協助和本地 出生信徒的參與。由於這個研究運用了混合方法調查論一一電子調查問卷 和訪問一一我們要多謝推廣電子調查問卷,並幫助我們在他們的群體中招 募受訪者的教會和把關者。我們也要感謝回應電子調查問卷的人,他們花時 間在網上完成問卷;還有那些受訪者,他們願意坦誠、毫無保留地一方面分 享他們信仰歷程的盼望和夢想,喜樂和勝利;另一方面也展露他們的恐懼和 痛苦,苦惱和挫敗,失望和失敗。正是由於這些本地出生的加拿大華人基督 徒的啟發和活生生的經驗,我們將這報告命名為《聆聽心聲》,藉以捕捉他們 的集體旅程的精神和本質。雖然他們的思想和感受無疑會以某些方式被忽 略或錯誤詮釋,但我們仍然盼望這個研究可以恰當地重現這些思想和感受。 弗朗西斯(Francis)和里克特(Richter)哀歎這種研究往往「很大程度上 得不到資助……被貶抑到那些模糊地帶,在那裡嗜好和真正受到關注的事 情可以找到恰當的位置」(p. viii)。事實上,如果沒有慷慨的資助,《聆聽心 聲》不可能展開。雖然這個研究的研究人員以義務的方式進行這計劃,但要 執行問卷調查,進行訪問,舉行圓桌討論,出版報告,以及應付雜項開支,都 需要財政支持。四個主要的經費來源有助實行這個計劃。我們要感謝加拿大 宣道會、加拿大中國神學究院董事會、溫先生夫人以及林/譚先生夫人的慷 慨。此外,華基聯會、北美華人播道聯會、加拿大華人門諾弟兄會也是這工作 的主要財政伙伴。還有,加拿大華人神學教育協會、加拿大華人神學院的領 導學研究中心、凱里神學院以及天道大學及神學院的戴德生華人事工中心 是我們研究過程中的神學機構伙伴。最後,我們也要感謝華福加拿大聯區委 派我們進行這個研究。沒有它強而有力的提倡以及提供的加拿大華人教會 [ Page XXIII ] 前言(原版) 王健安博士 的全國性平台,這個計劃不可能實行。華福加拿大聯區前任總幹事馬英傑牧 師堅定地支持這研究,並一直為我們開路和提供指導。研究團隊十分感激他 對加拿大華人教會那跨代的獻身。 雖然王健安(研究主領)負責進行研究、完成分析和撰寫報告,但必須歸 功於研究團隊:譚峻斌博士,孔祥炯博士,徐權能博士和黃祥舜博士為數據 的編碼和分析提供建議及支持,以及研究的整體設計和執行的貢獻。黎惠康 牧師和Tim Quek牧師也為實行電子調查問卷提供了的意見。此外,導論一 章的部分材料取自王健安(2015)和王健安(2016)的著作。 最後,我們必須感謝我們全能的神,祂無限的愛和堅定不移的信實引領 了整個研究。研究團隊為了有機會為加拿大華人移民教會作出微小貢獻而 感恩,並明白到:「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詩一二七 1上)4。無論這個研究涵蓋已知領域,確定人們熟悉的問題,還是提供新的洞 見,研究團隊都祈求它會激發健康的討論,啟發CCIC採取有成果的行動,為 CBCC找到新的路徑。願教會的主為了基督的教會和神的國度,喜悅團隊所 呈獻的。 王健安博士, Ph.D. 加拿大華人神學院 領導學研究中心主任並 實踐神學助理教授 4除非特別註明、聖經引文都取自新國際譯本。【譯按:聖經中譯取自和合本。】 [ Page ] XXIV 1 導論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Page Blank ] 好像《聆聽心聲》這樣檢視 CBCC信仰歷程那些活生生的經驗的 研究不能在理論真空中進行。研究需 要處理在處於全球環境中一個本地現 象這種有意義的脈絡中進行。這一章 嘗試首先藉著概述CCIC和CBCC ,提 供一幅這個景觀的概略圖畫。接著我 們會簡單地討論信仰脫離的現象,然 後概述CBCC的信仰歷程可能採取的 路徑。接著我們會交待這研究的範圍 和目的最後會概述報告餘下的內容。 [ Page 1 ] 加拿大華人移民教會和加拿大本他出生的華人基督徒 (Chinese Canadian Immigrant Churches and Canadian-born Chinese Christians) 移民教會和它的功用 (The Immigrant Church and Its Functions) 在「新的家」那不太熟悉的環境中安頓下來時,移民在到達目的地國家, 經歷社會網絡和傳統價值觀的轉變時,往往掙扎著要找到安全、意義的感覺 和歸屬感(Breton, 2012; Wong, 2015)。但對那些在到達加拿大之前或之 後歸信基督教的新移民和他們的後代來說,宗教信仰「不單是眾多移民的生 命中的某一方面;它可以包含(生命的)一切」(Connor, 2014, p. 4)。信仰並 會影響他們怎樣和非移民交往,找出融入主流社會的路徑,以及在那個處境 中塑造他們的將來(pp. 4-5).因此,除了作為維持信仰熱誠、敬拜和皈依宗 教的場所外,宗教團體也可以藉著促進移民適應新文化和語言,克服文化或 種族障礙,建立社交網絡,減輕過渡到目的地國家的壓力,幫助他們預備在 當地成為成熟正規的成員,在移民的移植經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Botros, 2005; Breton, 2012; Connor, 2014; Wong, 2015)。此外,宗教機構也是 讓外來定居者在語言、傳統、文化價值觀和社會支持中找到他們族裔的穩定 和延續的場所(Botros, 2005; Breton, 2012; Hirschman, 2004; Ley, 2008)。在這方面,在北美亞裔移民的適應過程中,宗教的角色受到廣泛 的分析(Chen, 2006; Ebaugh & Chafetz, 2000; Kim & Hurh, 1993; Warner & Wittner, 1988; Yang, 1999)。研究者提出,除了致力傳福音 外,這些屬靈機構至少為新移民的適應提供四個功能: 首先,宗教機構可以作為一個樞紐,讓人們促成社交連結,建立網絡, 並提供物質和心理支持,(Abel, 2006; Breton, 2012; Chen, 2006; Ley, 2008; Ng, 2002)。第二,移民教會可以作為一個讓人們保存種族的文化、 價值觀和傳統(Bankston & Zhou, 1996; Min, 2010),與同種族的人混 [ Page ] 2 合,創造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5的場所(Breton, 2012; Hirschman, 2004; Ley, 2008; Portes & Zhou, 1993),並作為同化和改變的推動力 (Botros, 2005; Breton, 2012; Cao, 2015; Li, Q., 2000; Rah, 2009)。 第三,信仰群體提供一個空間,讓傳統、文化禮儀、語言和種族身份可以傳 遞給後代,而他們則在這個環境中商確和構成自己的身份(Connor, 2014; Ebaugh & Chafetz, 2000; Warner, 1998)。最後,移民會眾可以成為讓男 性移民可以取得他們在原來的國家扮演的領導角色的組織,從而恢復他們 的社會地位,緩和他們在新國家那向下的流動(Kim, S., 2010; Min, 1992; Rah, 2009; Warner, 1998)。 加拿大華人移民教會 (Chinese Canadian Immigrant Churches) 就實現它們作為移民教會的角色來說,CCIC並不例外。它的來源可以 追溯到1858年的淘金熱,在超過一個世紀以來,自1885年在維多利亞為華 人移民提供首個以中文進行的主日崇拜(Con, H., Con, R. J., Johnson, Wickerberg, & Willmott, 1982; Wang, 2003),它都深深植根於為華人 移民和他們的後代培養信仰及為融入社會提供支援(Yu, 2007)。在其後的 幾十年,CCIC的組織活力和進步都是主要靠著華人移民的湧入和本地出生 的世代有機的成長,而前者因為排外的移民政策而大受阻礙。這些障礙在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徵收的人頭稅、1923年的排除中國人法案(Li, P. S., 1992; Roy, 1989; Tan & Roy, 1985; Ward, 1974)和主流加拿大白人 普遍的反同化情緒(例如把中國人標籤為「黃禍」)(Wang, 2006)中都可以明 顯看到。雖然有這些嚴重的社會和政策障礙,華人基督徒群體仍然可以站穩 陣腳;表1.1顯示從1931年到1961年加拿大華人人口、華人基督徒和相應在 CCIC本地出生的人的數目。 5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是指打造社交力量的資源 [ Page 3 ] 表1.1:加拿大華人人口,加拿大本地出生人口和華人基督徒人口 (Li, P. S., 1998, p. 67, table 5.2; Wang, 2006, pp. 79-80, 85, table 4.2 & 4.4) 年份 加拿大的華人 加拿大的華人基督徒 本地出生長(%) 1931 46,519 8,354 12 1941 34,627 9,841 20 1951 32,528 16,231 31 1961 58,197 31,950 40 1967年,為了回應人口和經濟需要,移民政策有根本的轉變,令加拿大 的華人人口經歷了顛覆性的轉化(Li, P. S., 1998)。一個應用了很長時間以 申請人的來源國為基礎,對歐洲人和他們的白人種族人種特別有利的移民 批予系統被取代,新的移民政策則以一個普遍的計分系統為基礎,評估的 項目包括申請人的「教育和訓練……適應性……職業要求和技能,年齡…… 對法語和英語的知識,以及在目的地的就業機會」(Marr, 1975, p. 197)。 政策的徹底轉變為散居世界各地和來自中國的華人移民打開大門。在1961 年,加拿大的華人人口只有58,197人,但到了1971年卻大幅增加至118,815 人(Li, P. S., 1998, p. 89)。新來的華人移民中有基督徒學生、牧者和教會 領袖,他們抵班後開始在校園進行好像「華人基督徒團契」這樣的推動運動 (Matthews, 1997; Wang & Yang, 2006: Wong, 2015),並建立了族裔 教會,藉以滿足移民的屬靈需要(Clements, 1997)。這些移民群體主要是 說粵語的,他們構成加拿大華人族裔教會的主要成員和參與者,推動它們 從1970年代開始的高速發展(Clements, 1997; Mak, 1997)。在接著的幾 十年,隨著更多教會領袖到來給予支持,加上對佈道的深刻信念,華人移民 教會由1950年代的30間增加到1990年代的230間,到了 2000年代更增加到 350間(Guenther, 2008)。有人估計到了2015年,整個加拿大有超過400間 華人教會(Wong, 2015)。 基於外表的相似和習俗、價值觀及文化那表面的一致,有些人誤以為散 [ Page ] 4 居各地的華人為一個單一的種族群體。不過,在海外華人中間,實際上存在 很多獨特的次族裔(subethnic)群體,是可以追溯到他們的出生地、方言、 祖先的文化的,反映他們之間地區和宗族的不同而產生的差異(Nagata, 2005; Salaff, 2005)。還有人進一步指出,在加拿大華人中可以分辨出五個 次族裔群體,對應他們移民到達的時間,在更大的CCIC群體中形成不同但 構成整體的群體。這五個次族裔群體是:(1) 1960年代以前,從廣東省南部 來至,說台山話的移民,反映南中國的四邑地區的籍貫;⑵在1970年代開 始移居來的香港移民;(3)從1980年代開始移居加拿大的中國大陸人;(4)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來到的台灣人;以及⑸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來 至U,來自亞洲南咅 那些散居的華人(Guenther, 2008; Lam, 2000; Li P. S., 1998; Nagata, 2005; Wong, 2015)。, 加拿大本地出生的華人基督徒 (Canadian-born Chinese Christians) 除了第一代移民那五個次族裔群體外,牢固地植根於CCIC的還有 CBCC群體,他們大部分是在移民教會安頓下來的第一代信徒的子侄。加拿 大的全國家庭調查(National Household Survey of Canada)(2011)顯 示,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自稱籍貫為華人的1,324,700人中,有358,500 人或百分之二十七(參表1.2)在加拿大本土出生(也就是非移民),包括第 二代和其後的世代(Statistics Canada, 2011a)。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華人 移民的孩子(參表1.3)是在1967年門户開放的移民政策後出生,其中85% 為千禧年世代一一是在1980年之後出生,大致上代表這個研究設計來探討 的CBCC群體的代理人(Statistics Canada, 2011b)。CBCC大約有54,000 人,包括那些與主流更正教[Protestant]宗派有聯繫的人,而這群體中有超 過45,000人為第二代。而大部分在本地出生的人,超過39,000人,宣稱與福 音派有聯繫(Statistics Canada, 2014).,由於很多加拿大的華人主流更正 教教會在信仰和實踐上都屬於福音派,並他們的牧者在祖家或海外也傾向 在福音派神學院接受訓練,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 Page ] 5 表1.2:加拿大華人和加拿大華人福音派(移民和非移民)以及他們居住的地方 (Statistics Canada, 2014) 華人總數 福音派 總數 非移民 非移民 福音派 移民 福音派 移民 加拿大 1,324,745 150,045 358,565 39,385 920,795 107,550 哈利法 克斯 4,620 390 1,355 140 2,170 230 魁北克市 2,445 45 400 0 2,015 40 蒙特利爾 74,375 3,935 19,240 800 52,115 3,025 渥太華- 加蒂諾 37,135 3,375 12,050 1,065 23,790 2,270 京士頓 2,005 215 610 65 1,300 155 多倫多 531,635 61,820 134,455 14,765 383,260 46,045 海明頓 11,545 1,120 3,505 205 7,280 825 基奇納- 滑鐵盧 11,800 1,275 3,225 375 7,570 895 倫敦 7,405 415 2,100 115 4,655 295 溫莎 6,945 755 1,790 245 4,690 505 溫尼伯 15,165 1,260 4,425 510 8,985 705 里賈納 3,710 625 1,025 300 2,065 310 薩斯卡通 5,375 725 1,875 310 2,700 400 卡加里 75,465 9,620 25,260 3,315 48,740 6,170 愛明頓 51,675 6,635 17J95 2,155 31,850 4,290 溫哥華 411,475 51,040 102,965 12,555 297,120 37,330 維多利亞 12,770 1.055 5,185 450 6,845 585 [ Page ] 6 表1.3: 第二和第三代加拿大華人和加拿大華人福音派信徒 (Statistics Canada, 2014) 年齡 第二代 第三代 華人 福音派信徒 華人 福音派信徒 總數 316,915 34,945 27,200 3,995 < 15 141,615 13,515 19,710 2,330 15-24 79,285 9,740 7,900 775 25-34 50,550 6,425 2,865 290 35-44 22,055 2,985 1,930 120 45-54 15,715 1,695 2,340 250 55-64 3,850 300 1,685 175 >65 3,855 286 940 60 統稱為「新第二代」,CBCC和他們在美國的對等相似,都能夠主張自 主,並鍛造自己的身份(Portes & Zhou, 1993; Reitz & Somerville, 2004)。在這方面,CBCC的成長經驗在加拿大並不是獨特的。就鍛造信仰身 份來說,身為1967年後所謂「新移民」(Breton, 2012)的孩子,CBCC和加拿 大一般可見的“少數族裔”[“visible minorities”]移民(例如南亞洲、韓國、 日本和越南)在本地出生的孩子有好些共同特點。列如:可見的少數族裔在 本地出生的孩子傾向以創新的方式來重塑父母的宗教,藉以在加拿大多元 文化的處境下重新詮釋這宗教(Ramji, 2008)。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的 宗教性傾向展示以下特點(Beyer, 2013; 2014): 首先,就這個群體根據他們的信仰傳統來實踐宗教來說,他們珍惜這宗 教,十分重視它。同時,他們也尊重別人實踐的宗教多樣化(2013, pp. 55, 71)。而且,他們視宗教為「私人」的事情,意思不是說它只限於某個「私人領 域」,而是指它的角色是給實踐者的人生帶來意義、結構和目的,而不是以它 作為某種權威的信仰和行為系統來強加給每一個人(2013, p. 71; 2014, p. [ Page ] 7 90)。最後,對這個群體來說,宗教實踐是十分個人化的,他們要自行負責活 出自己的宗教生命,反映個人的選擇帶給他們自己的實踐的重要性和意義, 而不單是跟從父母的信仰傳統(2013, p. 56)。 除了他們的信仰表達外,CBCC成長的過程另一個重要方面是聯繫到他 們怎樣在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環境下協調他們的種族(也就是華人)和國籍(也 就是加拿大)身份。除了移民教會怎樣作為一個去協調和傳遞信仰和華人種 族傳統的場所外,還有三個標記或許是CBCC對怎樣塑造種族性的看法所 獨有的(Wong, 2015): 首先,中國在國際舞台地位提升這個觀念或許令第二和第三代華人 有興趣「再中國化」(也就是認同為中國人),推動他們與父母的種族連結 (Wickberg, 2012, p. 140)。第二,全球化這個冒起的趨勢縮窄了移民的東 道國和祖國之間的文化和地理距離。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幫助下,本地 出生的孩子可以以低成本相對容易地透過電子公共媒體等媒介與祖先家 鄉的文化取得聯繫。在這方面,在本地出生的人在表面上的傾向更跨國界 (Wong, 2015, pp. 64-67)。最後正如歐克拉(Ooka)(2002)指出,塑造加拿 大華人少年族裔身份的其中一個主要決定因素是這些少年參與種族社交化 的程度。換句話說,產生社交化的結構環境會影響加拿大華人少年適應主流 社會的過程中保留種族身份的決定程度。在CCIC中成長,很多CBCC都受 到挑戰,要在信仰處境下找尋他們的種族身份,這可能強化他們與移民教會 的持續連接,也可能令他們去參加其他非華人教會的崇拜(Wong, 2015)。 少年和青年離開信仰:一個全球現象 (Faith Disengagement of Youth and Emerging Young Adults: A Global Phenomenon) 年青一代脫離宗教的現象不單在加拿大發生。雖然有些人可能提出 不相信[任何宗教]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或伊斯蘭世界並非嚴重的現象 (Sanchez de Toca, 2006),但少年人和青年人脫離宗教在過去數十年在 [ Page ] 8 北半球的國家中都變得明顯,雖然這些國家在歷史上都與基督信仰曾有很 強的聯繫。例如:在北美的處境下,千禧世代的信仰歷程這議題受到很多 討論(Beyer & Ramji 2013; Dean, 2010; Kinnaman, 2011; Penner, Harder, Anderson, Desorcy, & Hiemstra, 2012b; Powell & Clark, 2011; Smith [with Longest], 2009; Smith [with Snell], 2009; Smith & Denton, 2005; Smith, Longest, Hill, & Christoffersen, 2014; Thiessen, 2015)。這個集體的群組在外表上傾向更多元化,很大部分是因 為世俗化已經滲透了北美和西方世界已有幾十年(Baker & Smith, 2015; Breton, 2012; Thiessen, 2015; Zuckerman, 2014)。這些世俗化力量 施加的影響方式塑造了年青一代的身份,令他們宗教歸附性較低,對非信 仰的價值觀比較寛容。世俗化對千禧世代的價值觀和信仰的其中一個深刻 影響是在性這方面。布朗(Brown) (2015)指出,在北半球,在福音派中較年 青的信徒有一個正在增長的趨勢,就是對婚前性行為和同性戀有自由化的 觀點(p. 55)。近期一個對英國基督徒是否接受同性關係的態度的研究也證 實了這個趨勢,接受這種關係的基督徒由2013年的35%快速增加到2016 年的57%(British Social Attitudes, 2017)。而且,千禧世代傾向對美國 普遍基督教對右派支持的傳統政治景觀懷有厭惡之心(Dillon, 2015)。還 有,他們之中明顯有一種反建制的情緒,不單反映在他們對宗教機構的態 度,他們也頗為廣泛地反對所有形式的建制:媒體、政府和勞動市場等(Pew Research Center, 2015c)。這樣,千禧世代對領導,特別是對權威有高度 的不信任。天主教會的性醜聞和政治腐敗只是一些加深這種不信任的例子。 結果,豪特(Hout)在一次訪問中指出,「在所有宗派中,在政治上自由及溫 和的年青人,與那些對堕胎、同性婚姻和其他社會問題採取政治立場的保 守教會領導之間出現了一條鴻溝」(Masci, 2016)。這個群體中很多在宗教 環境中成長的人都放棄他們的建制宗教身份,選擇成為屬靈上的『沒有』者 (“Nones"),這個詞語源自那些參與問卷和民意調查的人,他們宣稱「他們 的宗教聯繫就是這樣:沒有」(Kenneson, 2015)。這個群體中有些人可能 維持屬靈的宗教情操,但却宣稱沒有依附任何宗教(Ammerman, 2013; Mercadente, 2014)。其他千禧世代則完全放棄任何對神的信仰(Baker & [ Page ] 9 Smith, 2015; Brewster, 2014; Zuckerman, 2012)。 還有,在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報告說那些宗 教上的『沒有』從2007年的16%躍升到2014年的23%,在絕對數字上是由 3,660萬躍升到5,580萬。在這段時間,『沒有』的人中,表示宗教在他們生 命中並不重要的人由2,100萬增加到3,610萬,在美國『沒有』宗教聯繫的成 年人中由57%增加到66%。研究人員進一步問他們關於他們的宗教實踐, 例如祈禱、參加宗教聚會和相信神時,這個趨勢也繼續下降,顯示這個群 體越來越世俗化(pp. 3, 5, 6, 14, 19)。同一個機構一個較早的報告(Pew Research Center, 2015a)集中在『沒有』這整個群體的世代差異上,從不 同角度加以揭示。這報告指出,隨著美國很多宗教團體漸漸老化,「『沒有』 (宗教)聯繫的人比較年青一一而且平均來說越來越年青」(p. 5)。而且,報告 在年齡層中提供進一步細節: 隨著高度『沒有』(宗教)聯繫的千禧世代越來越多人到達成年階 段,『沒有』(宗教)聯繫的成年人的年齡中位數由2007年的38歲 下降到36歲,比一般人口的年齡中位數—46歲—低得多。 對比起來,在新調查中,主流更正教成年人的年齡中位數是52 歲[與2007年的50歲相比升高了],而天主教成年人的年齡中位 數是49歲[比七年前的45歲升高了]。(pp. 5-6) 從福音派的角度來看這個群體,在較年長(也就是在1981年至1989年 出生的人)和較年青(也就是在1990年至1996年出生人)隊伍中,千禧世代分 別佔22%和19%,而在這些類別中,整體更正教人口分別佔38%和36%。但 那些『沒有』宗教聯繫的分別佔美國整體千禧世代人口的34%和36%(Pew Research Center, 2015a, p. 11)。 千禧世代中,『沒有』宗教聯繫人數的比例十分驚人,它的增長也是 這樣:從2007年的25%增加到2014年的34%(Pew Research Center, 2015a, p. 12)。那增長的快速令甚至是經驗豐富的專家也感到意外。列如: [ Page ] 10 皮尤研究中心的史密斯(Greg Smith)在一個CNN的報告中說:「我們知道 那些『沒有』宗教聯繫的人在過去幾十年都在增加。但它們繼續增加的速度 實在驚人」(Burke, 2015)。 在世界其他地區,這個現象也持續。在澳洲,梅森(Mason)指出:「預 期在年青人中傳統宗教衰落得到強烈肯定……只有很少比例的澳洲少 年人轉向...另類宗教」(p. 56)。在引述Brierley (2006)和Garnett, Grimley, Harris, Whyte和Williams (2006)之時,戴(Day)呼應說, 在英國,「現今那代青少年和青年……比以前的世代較不具宗教依附性」 (p. 95)。基於對英格蘭和威爾斯一個關於青少年宗教和價值觀調查的分 析,羅賓斯(Robbins)和弗朗西斯(Francis)(2010)報告說,雖然取樣的青 少年(13至17歲)中,41%表示他們相信神,但49%從來沒有去過教堂或其 他公共崇拜的場所(pp. 51-52)。在歐洲和美洲國家,關於青少年的宗教性 也一致有這種趨勢和觀察,而且一致地在對宗教認同、依附和實踐上有更 廣泛的衰退跡象(Day, 2010)。在新加坡,2015年的家庭普及調查顯示,表 示自己『沒有』宗教聯繫的人佔了居住人口的18.5%,比2010年的17%增 加了。在這個群體中,大約65%是介乎15和44歲之間。大約23%屬於15至 24歲的年齡群體,22.4%屬於25至34歲的年齡群體,而55歲或以上的則佔 14.6%(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of Singapore, 2015, pp. 7, 24)。在韓 國也同樣有宗教聯繫下降的現象,在2015年,人口中有56%自稱『沒有』宗 教聯繫,比2005年的47%增加了。衰退在20至29歲的年齡群體中特別明顯, 在宗教聯繫方面下跌了 12.8%(由47.9%下降到35.1%)(Statistics Korea, 2016)。同時,韓國蓋洛普(Gallup)(2015)發現,在二十多歲的人中,有31% 自稱有宗教信仰,比十年前的45%為少(p. 17)。研究香港大學基督徒群體 的調查也發現類似現象。入讀高等教育學府與放棄信仰相對應,正如Hui, Lau, Lam, Cheung和Lau (2015)總結說,「在大學成為全時間學生是放 棄信仰的另一個因素,」很可能因為他們接觸到有不同世界觀的人(也就是 學生和教授),而且沒有從信仰群體中得到支持(p. 12)。在中國,宗教的「『沒 有』在不同世代都在增加,至少相對於傳統中國宗教來說是這樣」,雖然一般 來說「有結構性的流動參數,表示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有跨代的增長」(Hu & [ Page ] 11 Leamaster, 2015, pp. 79, 95)。 最後,在加拿大,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沒有』在1971年到2011年的四十 年間由4%增加到差不多24%(Pew Research Center, 2013; Statistics Canada, 2011b)。近年的研究(Bibby, 2012; Reimer & Wilkinson, 2015; Thiessen, 2015)也在加拿大少年和青年中發現脫離信仰的一般趨 勢,雖然這現象在非福音派中似乎較明顯,而福音派的出席率則處於穩定 水平(Bibby, 2012; Reimer & Wilkinson [with Penner], 2015)。特別 是,Penner, Harder, Anderson, Desorcy和Hiemstra (2012a)指出,每 三個年少時候上教會的青年中,只有一個在成年時仍然這樣做(p. 1)。 簡單來說,在全球很多地區,千禧世代都比以前的世代較不傾向宗教, 這個現象在本地和全球都擴展到更正教的宗派,形成這個探討CBCC信仰 經驗的研究的部分背景,正如前面提過,這個群體主要是千禧世代。 加拿大本他出生的華人基督徒信仰旅歷程的路徑 (Pathways for Faith Journeys of Canadian-born Chinese Christians) 在CCIC處境中的CBCC的信仰歷程是多層面和多方向地活出的經驗。 我們可以將這集體旅程的現實問題化(problematize),以四種不同路徑 來看有相關的宗教類型一一各自有本身界定身份的特點。首先,留守群組 (Stay-On)類別代表那些在CCIC成長,並繼續在那裡參與敬拜的人。第二類 是另尋去路群組(Move-On),指那些在信仰參與上仍然活躍,但選擇離開 CCIC,改為參與非華人移民教會。第三類是退出群組(Drop-Out),指那些 因為多種原因而離開CCIC,很少或甚至沒有再參加宗教聚會的人。最後是 「迴旋鍵」群組(Boomerang),這些人離開了CCIC,無論是退出還是另尋 去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由於不同原因而選擇回到CCIC。這四個群組一般 地代表檢視CBCC信仰歷程的整個範圍,而這研究集中在留守和退出這兩 個群組的經驗上。下一節會簡短地討論每一個群體的背景。 [ Page ] 12 留守群組(Stay-On) 雖然正如較早時討論過,在全球多個地理區域,脫離信仰的現象都有 出現,但仍有很多研究者都繼續集中研究那些仍強烈忠於信仰的宗教實踐 者身上。例如:謝爾卡特(Sherkat)對社會普查(General Social Survey, GSS)四十年數據的分析(2014)總結說,在美國,宗教認同仍然是「強大和 明顯」,顯示「80%美國人仍然認同某個宗教傳統或宗派」,與皮尤研究中 心的發現相比,描述的圖畫更樂觀(2015b, p. 4)。雷默(Reimer)和威爾 金森(Wilkinson)(2015)提出,那些可以聯繫到神的同在一種增強的感覺 的福音派青少年傾向與信仰和信仰群體有較強接連(pp. 180-181)。彭納 (Penner)等人(2012b)提出參與宗教活動較多,例如營會和短期宣教,愈會 幫助信徒對與神的經歷更敏銳,並對在青少年的信仰中創造粘連成為一個 主要的正面因素(pp. 47-51)。此外,史密斯(Smith)(和朗格斯[Longest], 2009)強調父母、跨代的影響、深刻的宗教體驗和宗教靈修操練作為青少 年參與教會和信仰的粘連因素(pp. 224-229)。鮑威爾(Powell)和克拉克 (Clark)(2011)却指出,在青年人的信仰中,成年友師有正面影響(p. 100)。 同樣地,迪安(Dean) (2010)也認為友師在少年和青年中創造有力的信仰粘 連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p. 121)。另一方面,弗朗西斯和里希特(Francis & Richter) (2007)以及王健安(2015)指出少年和青年在信仰群體中建立的 關係是他們從事參與信仰的一個主要具影響力的因素。而且,王健安(2015) 指明有遠見的教會領導(或缺乏這種領導)是令CBCC留下來或離開的其中 一個決定性因素(pp. 544-557)。 最後,在塑造青少年和青年的宗教性以及他們在信仰群體的參與中, 最決定性的因素或許是他們父母以及父母們對信仰依附的實踐和態度。 正如我們會在下一章詳細檢視,很多研究都指出父母--父親或母親, 兩人或任何一人--以多種方式正面或負面地影響他們孩子的信仰形 成(Bengtson, 2013; Cornwall, 1987, 1989; Dollahite & Thatcher, 2008; Hunsberger & Brown, 1984; King, Furrow & Roth, 2002; Myers 1996; Nelson, 2014; Pearce & Denton, 2011; Smith [with [ Page ] 13 Snell], 2009; Voas & Storm, 2012; Winston, 2006; Zuckerman, 2012)。 另尋去路群組(Move-On) 北美或其他地方很多離開教會的人都被描述為「脫離」、「不隸屬」、「退 出」、「出去」或「疏遠」(Francis & Richter, 2007, p. 4)。但正如較早時提 到 一旦CBCC離開CCIC,他們有兩條追隨信仰的路徑:(1)他們可以選擇 停止參加任何教會;或者(2)另尋去路、在CCIC以外的教會參與敬拜。對後 者來說,離開的原因可能不是不投入信仰。這個群體中很多人繼續珍惜他 們的宗教信念和身份,但卻希望在華人移民教會以外的環境中表達出來。對 很多美國的亞裔人來說,種族、教會領導和文化、信仰信念等因素,都成為 他們處決尋求在那些展示清晰的異象和特定的目的,及其取向與他們自己 的信仰表達更一致的教會群體中有更富意義的參與的重要因素(Alumkal, 2003; Jeung, 2005; Kim, J. C., 2003: Kim, S., 2010; Kim, S. & Kim, R. 2012)。王健安(2015)重申很多這些影響,並強調關係性、族裔傾向性和 身份、靈性增長停滯、CCIC內在衝突和失效的領導是CBCC離開CCIC,到 其他教會敬拜的主要因素。當CBCC另尋去路、在他信仰群體去持續他們的 信仰歷程時,可以有四個不同的進路選項:(1)本地出生的華人(local-born Chinese)福音派教會;(2)亞裔的福音派教會;(3)多族裔(multi-ethnic) 的教會;以及(4)白人教會(Wong, 2015)。 退出群組(Drop-Out) 雖然另尋去路群組在CCIC以外的教會繼續投入他們的信仰,另有一群 前CBCC則切斷他們與CCIC的關係,不再參加任何教會聚會,也宣稱不再 與任何屬靈機構有結連。這個群組中有些刻意地決定離開教會和建制宗教, 因為他們對移民教會有與另尋去路群組的信徒具有相同的脫離因素:挫敗、 屈辱、被論斷和關係破裂。 [ Page ] 14 很多研究者都想出不同的類型來描述這群「不上教會」的人。例如:帕卡 德(Packard)和霍普(Hope)(2015)描述他們為『終結』者(“Dones”):「他 們累了,對教會感到厭倦」,與它終結了 (p. 14)。本質上,對他們來說教會作 為一個信仰機構是一個障礙,令他們離開神,他們宣稱他們的信仰旅程能 在有組織的宗教以外可以走得更好(p. 16)。同樣地,金納曼(Kinnaman) (2011)將三個「失落的廣泛方式」(也就是不參與建制教會的實踐)概念化(p. 25)。游牧民族是那些脫離教會參與,但仍然認為自己是信徒的人;而浪子則 失去了信仰,不再視自己為基督徒。最後,流放者對信仰仍然具有興趣,但 感覺到被困於更廣大的文化和教會之間。另一方面,帕克(Baker)和史密斯 (Smith) (2015)主張,作為一個總體的稱號,『沒有』者用來指那些「在宗教 上沒有聯繫一聲稱與有組織的宗教沒有聯繫的個人」是恰當的(p. 15)。但 從信仰的角度看,可以將他們進一步分為:首先是無神論者,那些「不再相信 有神的宣稱的人」;第二是不可知論者,那些「主張有神的宣稱在原則上是無 法驗證的」(p. 15)。反映「相信但卻不歸屬」的趨勢,第三組人是沒有連繫的 信徒,那些「宣稱沒有宗教聯繫,但維持某種形式的有神信念的人」(p. 16)。 最後,從宗教實踐的角度看,存在另一群人,他們「宣稱有宗教聯繫和有神的 信仰,但很少,甚至沒有參與宗教聚會或在私下祈禱」(p. 17),富勒(Fuller) (2001)稱這群人為屬靈但沒有宗教者(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 SBNR)(pp. 2-5)。 魯夫(Roof)(1993)多走一步,就宗教和屬靈之間的區別提供一個更鮮 明,但或許過分簡化的澄清。對他來說,「宗教傳達一種建制的含義:參加崇 拜、望彌撒、點光明節(Hanukkah)的蠟燭。」相反,「屬靈」則「更個人和賦 權,與生命最深的動機有關」(pp. 76-77)。另一方面,肯尼森(Kenneson) (2015)提出,『沒有』」是那些可以成為SBNR,但卻在「他們自己和那些擁 抱某種宗教性,是SBNR認為在與智力、神學或道德上不足的人劃出道德界 線」(p. 9)。最後,從另一套不同的視窗來推斷,默卡迪安特(Mercadante) (2014)提出,SBNR有一種集體的觀點,在本質上拒絕對神的傳統觀念(特別 是基督教裡面所包含的觀念),但卻改變它們來配合自己靈性的框架。這個 群體放棄「被定型為進行審判監督」的那一位神,却以「一種非位格和善意的 [ Page ] 15 神聖力量這個觀念」來取代(p. 230)。默卡迪安特更顯示她研究過的SBNR 否認以下屬靈世界觀: 拒絕所有宗教的排他主義,但自己的觀點卻例外; 一位憤怒及/或介入的神; 一個靜態和永恆的來生,要不是榮耀的天堂,就是折磨的地獄; 一種壓迫威權的宗教傳統; 一個非經驗地具壓迫性的宗教團體; 以及一個視人類為「生來就是壞人」的觀點。(p. 230) 研究提出的多種類型指向界定這個群體的信仰歷程的複雜性。正如金 納曼(2011)恰當地指出,表徵的不同層次是存在的:這個群體的信仰歷程的 表達「並非單色或放諸四海而皆準」(p. 26)。 迴旋縹群組(Boomerang) 最後一個群體包括那些離開了 CCIC一段時間,要不是另尋去路到非移 民教會聚會,就是脫離了宗教聯繫,然後又回到信仰或宗教參與。稱為「迴旋 録」(也就是那些離開了移民教會,在其他地方聚會的人)(Lee, 2014)或「返 回者」(也就是那些完全離開了建制宗教的人)(Francis & Richter, 2007), 這些本地出生的人決定與基督教信仰重新連結,或是透過他們的種族根源, 或是在非移民教會重新開始。謝爾卡特(Sherkat) (2014)強調「迴旋鍵」回到 信仰或重新投入信仰群體的兩個主要原因:(1)由於在社交聯繫方面變得穩 定,而且在工作和家庭責任方面變得有彈性,老年人傾向有更多的社交參 與,例如投入宗教活動;(2)「有了孩子」的家庭「往往令人們回到宗教參與及 認同」(p. 90)。此外,弗朗西斯和里希特(Francis & Richter)指出,「概括 來說,最可能回歸的是那些起初離開教會是因為聯繫到生命轉折和生命改 變,或有不同生命看法和不同意義的人」(pp. 302-303)。另一方面,大致來 說,最不可能回歸的是「那些離開教會是因為聯繫到關乎信仰和不信的事情 [ Page ] 16 的人;長大和改變;不能相容的生活方式,代價和利益,對教會失望,關乎適 切性的問題和關乎保守主義的問題」(p. 303)。 蒂森(Thiessen)(2015)進一步分辨出一套可能的轉向因素,推動人們 重新連結,是一些脫離了宗教團體的研究參與者提出的。首先,發現與一個 宗教團體有正面的群體經驗(例如接連性和更深或比較新的友誼)。第二,發 生了家庭階段的改變,例如「結婚、有孩子、找到一個宗教團體是有讓孩子享 受的節目的或者孩子搬走」(p. 151)。第三,發現宗教團體沒有那麼排他。第 四,遇到更適切的教導,有可以應用的教訓,有更動態的宗教領袖,更懂得溝 通,並出現了當代的崇拜。第五,有證據表明可以將宗教信念化為有意義的 人道實踐,明顯可以界定群體的身份。第六,家居靠近那些屬靈機構。最後, 生活沒有那麼忙碌也可以是一個因素。不過,蒂森警告說,對這些參與者來 說,即使這些因素是真實存在,重新投入宗教團體能否持久仍然有待觀察 (pp. 150-153)。 研究的範圍和目的(Scope and Purpose of Study) 對四個群組的概覽指向一個進一步探討CBCC的信歷旅程可行的框架。 不過,全面研究另尋去路群組是在近期才由王健安(2015)完成;將「迴旋録」 群組問題化在方法論上也是富挑戰性的,因為確定研究的參加者是否屬「迴 旋録」群組是十分困難(例如到不同教會聚會的人和出席率中斷的人是兩個 令這界線變得複雜的例子)。雖然值得在將來特別加以留意,由於個人宗教 聯繫的自然起落,在研究留守群組時最可能出現關於「迴旋鍵」的發現。因此, 《聆聽心聲》的範圍以CBCC中留守和退出的群組為目標,目的是在CCIC 的處境下探討對他們信仰身份及委身的决定性影響以及他們宗教性的脫 離。將不同群組並置來理解而可以會帶來可作對比的結論,這個研究強調一 些主題和意念,是如果我們單單個別地看一個群組時會忽略的,正如跨案例 和案例中的研究進路顯示那樣(Yin, 2014). [ Page ] 17 在進行這個研究時,我們採取了由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為主導的混合方法(mixed methodology),包括調查問卷和訪問,藉以與 《流血的信仰貝(HF)的進路保持一致,我們有一套已經修改的電子問卷和 訪問問題,是為在CCIC處境下的CBCC設計出來的(Morse & Niehaus, 2009)。關於研究方法論的詳細討論,可以在附錄A找到。 報告的概覽(Overview of the Report) 以下一章會集中在對少年和青年信歷旅程正面及負面地影響的決定因 素的文獻探討上。探討檢視一些明顯的因素,例如跨代影響、群體實踐、友師 勉導 經驗、脫離宗教和叛教。對文獻探討不大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跳到 第三章,在那裡報告的注意力轉向在CBCC的信仰歷程這個背景下分辨出 四種不同的宗教類型(也就是留守群組的高度參與者[Highly Engaged; HE]和較少歸依者[Less Affiliated; LA];退出群組的屬靈『沒有』者和『終 結』者[Spiritual "Nones" and "Dones"; SND]以及不可知論者和無神 論者[Agnostics & Atheists; A&A]),並討論對在這四種不同宗教類型中 浮現的十個研究結論的主題。報告在第四章結束,那裡提出一套方向性行 動建議,去處理研究的結論。這些建議和結論是為了在CCIC中推動對塑造 CBCC的影響進行積極的反思而設計的,並在跨代領袖中促成處境化的對 話,藉以回應這些結論。為了幫助這種反思和對話,在附錄F,我們就每一個 方向性行動都提供了有一些建議的討論問題。 [ Page ] 18 … [end of the file, add the following] ***** This is the end of the e-text. This e-text was brought to you by Tyndale University, J. William Horsey Library - Tyndale Digital Collections *****